-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文区间盾构遇水囊案例分析
沈阳地铁二号线三标项目经理部
焦倓然
【摘 要】本文介绍了沈阳地铁二号线工~文区间盾构掘进遭遇地下水囊时,盾构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掘进参数调整;以及因水囊导致喷涌、超挖引起地面空洞的发现与处理措施。
【关键词】盾构 地下水囊 喷涌 地面治理
一、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1.1工程概况
沈阳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3标工业展览馆站至文体路站盾构区间(以下简称工~文区间)线路是自工业展览馆站出发,沿青年大街由北向南至文体路站为止,区间隧道为单洞单线圆形断面。线路纵向线性为V形坡,最大纵坡为30‰,最小纵坡10‰。区间隧道结构底最大埋深31.66m(覆土厚度25.66m),最小埋深16.442m(覆土厚度10.6m),隧道采用海瑞克S-368土压平衡式盾构进行施工,先自右线文体路站始发至工业展览馆调头,由左线至文体路站完成隧道施工。
1.2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勘察报告,工文区间的地质特征从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2a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地层(Q41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32al-pl)、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al-pl);该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和更新统粘性、砂类土及碎石土组成。左右线隧道洞身穿越范围内的土主要是砾砂及少量的中粗砂。
本区间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温11~13℃,属冷水,主要含水层厚度30.0~30.7m,主要赋存在中粗砂、砾砂及圆砾层中,稳定水位埋深4.60~6.80m,相当于绝对标高35.52~37.75m,地下水量丰富,常年水位变幅约2m。
二、盾构遭遇水囊时的处理
2.1遇水囊前的盾构掘进状态
由于工~文区间隧道大部分里程段属于高埋深富水砾砂层内,所以盾构始发后基本采用保压推进的方式,土仓上部土压设定为1.2~1.8bar之间。当盾构掘进至第20环(刀盘里程k13+669.73)位置,位于科学宫广场下方时,盾构司机即发现盾构机姿态有非正常向右趋势。之后盾构操作手试图使用纠偏手段将盾构机姿态调整过来,但是发现纠偏措施作用不明显,盾构继续向右偏移的趋势明显,直到将盾构姿态调整至-8的趋向(左为负,右为正)时才能保证盾构姿态不会继续向右发展。此时盾构机推进参数为:有效推力:14000KN,刀盘上部土压力:1.0bar,螺旋输送机转速:1.6rpm,推进速度:15mm/min;并且发现出土土体中含有黑色腐殖质淤泥并伴有异味,但土体含水量并不大。之后盾构又掘进了两环,出土土体性状、盾构姿态及推进参数基本保持不变。
2.2盾构刀盘进入水囊区域的盾构参数反映及掘进处理措施
当盾构油缸推进至23环745mm左右的行程时(刀盘里程k13+666.58),螺旋输送机出土口突然发生喷涌现象,螺机出土口涌出大量地下水,并且水中含沙量比较高,水压大(如图1所示)。盾构司机果断关闭螺旋输送机出土口阀门,并减小泡沫注入量,并发现螺旋输送机出土口压力传感器显示压力迅速达到2.6bar,与土仓下部压力基本保持一致。至第23环推进完成,发现盾构刀盘前点已向右偏移2.1cm,后点也有7mm的偏移,并且发现盾构机已由22环的“栽头”趋势变为了“抬头”趋势。之后的24~31环盾构司机均采用关小出土阀门、减少螺机转数等方法推进,推进参数为:有效推力:14000~15000KN,刀盘中线土压力:1.8~2.1bar,螺旋输送机转速:0~0.8rpm,推进速度:10~15mm/min。保证盾构推进速度减至10mm/min以下时才打开出土阀门,并以1rpm以下的螺旋输送机转速出土。一旦出现涌水现象时立即关闭阀门,避免再次发生喷涌现象。直至第31环推进结束时渣土含水量达到可控水平,才恢复正常掘进。
图1 喷涌过后的盾构隧道
2.3原因的确定及分析
盾构喷涌发生后,项目部领导高度重视,并立即组织人员查找喷涌原因。后经详细的施工调查及现场钻探发现,科学宫广场下有一条废弃水渠,水渠宽1米,深1.2米;埋深为3~4米(隧道拱顶埋深10.57米)。水渠与隧道斜交于里程k13+622.4(见图2)。由于水渠的混凝土保护层经长期冲刷发生破损,渗漏严重,再加上以前是生活污水排放渠道,长期冲刷、渗漏、淤积,已将埋深5.2~9米左右中粗砂置换成为中粗砂含淤泥质土,已具备形成水囊的地质条件。
图2 水渠与盾构隧道平面位置关系
经确定水渠位置以及盾构机在喷涌前后的姿态变化,可以推断:由于生活废水水渠的长期渗漏与淤积,在右线隧道的右上方形成了一个长度为5~6米、高度不详、体积不详的水囊(见图3)。当盾构掘进至23环时,由于刀盘对土体的扰动导致了水囊隔水层的破裂,水囊中的游离地下水夹带着大量水囊与隧道之间的砂、土体进入盾构机土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