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3月2015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浙江版地理卷【解析】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学易大联考】2015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浙江卷】文科综合地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学科网大联考命题中心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1-2题。1. 据图推测,2000年后,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900米地带C.2500米以上地带????D.1900~2500米地带2.对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答案】 1.A 2.B【解析】试题分析:1. 从题干分析,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土地面积%/人口%, 观察 2000 年和 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发现,在海拔1300米以下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人口%上升或土地面积%下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1300—1900米之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不大;1900米以下,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即选A。
2、依据上题分析,1900米以上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排除C、D项;根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土地面积%/人口%可知,受该地地形影响,不适合大量开垦耕地,最大可能是人口迁出,即选B。
考点:读图分析推断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原因。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把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下图所示),完成3-4题。3.“北方是冷,冷的是皮;南方是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A.气温B.气压C.湿度D.阳光4.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冬季供暖主要利用的能源是(???)?A.石油B.天然气C.电D.煤炭
【答案】 3.C 4.D
【解析】
考点: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不同区域气候差异及原因。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读我国分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变化曲线图,完成5-6题。5.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B.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主体集中在25-49岁C.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低的原因是缺乏劳动技能D.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参与率呈升高趋势6.为应对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最有效措施(???)A.提高高度教育的普及率B.逐步放宽生育限制C.适当延长退休年龄D.大幅提高养老金
【答案】 5.B 6.C
考点:劳动参与率和人口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产业就业密度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中心为行政区。读图回答7-8题。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成为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8.图中M区总就业人数远大于在该区居住人数,这对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失业率上升B.环境污染严重C.交通拥挤加重????D.社会不稳定
【答案】 7.B 8.C
考点:城市产业布局和就业布局。
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黄土高原B.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C.植被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10.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A.光照更强B.土壤的水分更好C.坡度更缓D.植被覆盖率更高
【答案】 9.B 10.B
考点:区域定位;分析区域地貌成因; 河流两岸作物长势不同的原因分析。
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印度洋的轮船上,悉尼时间6:00船员在图中②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读图回答11题。11.该日②处海上日出时刻,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④地也可能正好日出B.此刻全球新的一天比重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