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和常用量表的操作.ppt

  1. 1、本文档共1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测验和常用量表的操作 顾海根教授主讲 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主任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性质与种类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用途与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发展简史 一、第一个科学心理量表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1.测验编制的历史背景 2.比纳—西蒙量表的特点 1)以智力年龄表示智力高低 2)既测量低级的 心理过程,又测量高级的心理过程 3)测量一 般智力 3.比纳一西蒙量表的不足 1)测量高级心理过 程的测题不够多 2)没有统一的测验手续 3)某 些项目排放的位置不对 二、心理测验的发展 1.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 推孟(Terman)1916年 智商与智商公式 IQ=(MA/CA)×100 2.团体智力测验 美国军队甲种和乙种量表 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学前与学龄初期量表、儿童量表和成人量表 离差智商 IQ=100+15Z 4.人格测验的发展 6.教育测验的发展 三、我国心理测验的发展 (一) 我国古代心理测验思想 (二) 我国近代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三) 我国现代心理测验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心理测验思想 1.先秦时期的心理测验思想 孔子的差异心理思想 孟子的万物皆可测量的思想 2.科举考试对心理测验的影响 3.古代对心理测验的尝试 杨雄与词汇测验 刘劭与《人物志》 智力玩具与智力测验 (二)、我国近代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最早的心理测验 1914年 广东 2.比内-西蒙测验的介绍 1916年 樊炳清 3.“小学生毛笔书法量表”的编制 1918年 俞子夷 4.测验课程的开设 1919年 廖世承 陈鹤琴 5.第一本心理测验专著《智力测验法》1921年 廖世承 陈鹤琴 6.麦考尔来华讲学 1922年 7.大规模教育调查 1923年 8.第一次修订比内测验 1924年 陆志韦 9.中国测验学会成立 1931年 10.《测验》杂志创刊 1932年 11.第二次修订比内测验 1936年 三、我国现代心理测量发展 1.“禁区”开始被打破 1979年 2.心理测量学习班与心理测验协作组成立 1979年在长沙 龚耀先 医学卫生系统 1980年在武汉 林传鼎 张厚粲 师范院校 3.大量国外量表被修订 1982年龚耀先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1982年吴天敏第三次修订比内量表 3.大量国外量表被修订 1981年刘绍衣修订“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1985年宋维真修订“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张厚粲修订“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986年林传鼎、张厚粲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龚耀先修订“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1987年张明园修订“生活事件量表” 1990年吴文源修订“症状自评量表” 1992年戴忠恒修订“一般能力倾向测验” 4.许多自编心理量表完成 洪德厚编制“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特征问卷” 1988年 沙毓英、张锋编制“学生性格量表(11~18)” 宋维真编制“中国人个性量表”1993年 李伯黍、顾海根编制“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1997年 顾海根编制“职业心理综合测验”2002年 第二节心理测验的性质、种类及用途 一、心理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功能来分: 能力测验、学习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2.按每次测验的人数分: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 3.按测验材料来分:文字测验与非文字测验 一、心理测验的种类 4.按测验目的来分: 筛选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5.按测验的难度与时限来分: 速度测验、 难度测验 6.按测验的要求分: 最高行为测验与典型行为测验 7.按测验性质来分:构造性测验与投射性测验 二、心理测验的用途 1.区分个体差异以便进行更有效的教育 2.心理问题(障碍)的预测和诊断 3.人员的选拔和分配 4.在评价与咨询中使用心理测验 5.在心理学研究中运用心理测验 三、心理测验的性质 1.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就是对一个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2.心理测验的三要素 行为样组:测验选择的一组有代表性行为。 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解释等程序的一致性。 客观性:指测验不受主观支配,可重复,测验的实施、记分和解释都是客观的。 常模: 是指一个测验在标准化样组上的分数分布。 四、实施心理测验时的注意事项 1.测验要保密 2.测验使用者的资格 1).心理学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 2).在心理测量专家的指导下具有两年测验使用经验者 3).经心理测量培训班的专门训练,获得资格认定书 3. 要使用合适的常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