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知能检测 湘教版必修3.docVIP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知能检测 湘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第1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知能检测 湘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 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8年》)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4题。 1.罗布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退耕还草 ③盲目修建水库 ④掘堤引水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导致罗布泊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蚀 B.风积 C.水蚀 D.水积 3.目前,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罗布泊周围的胡杨林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的增加 B.农业灌溉用水增加 C.过度取水 D.地下水位下降 4.为减缓该地土地荒漠化扩大的趋势,必须坚持______方针(  ) ①封沙禁牧 ②预防为主 ③防治结合 ④综合治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旺盛;退耕还草将增加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之一。第2题,罗布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导致其荒漠化的外力作用主要以风蚀为主。第3题,“根本”是关键词,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增加,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胡杨因缺水而死亡。第4题,封沙禁牧是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不是应坚持的方针。 【答案】 1.B 2.A 3.A 4.A 发菜贴于荒漠植物的下面,因其形如乱发,颜色乌黑,得名“发菜”,是一种藻类植物,其营养价值并不很高。但因发菜与“发财”谐音,迎合了部分食客的心理,造成发菜的市场价格非常高。在挖取发菜时,需要连牧草草根一并挖起。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单在内蒙古因采挖发菜而沙化的草场面积已经相当于两个香港,使之成为荒漠化的一个重灾区。据此完成5~6题。 5.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除了挖取发菜外,还有(  )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樵采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关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 【解析】 第5题,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第6题,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深居内陆、距海远,使得本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强盛,沙漠、戈壁广布。 【答案】 5.D 6.C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完成7~8题。 7.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8.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解析】 第7题,土壤损失减少率越大,说明土壤侵蚀程度越低,图示说明植被覆盖率与土壤损失减少率呈正相关,则植物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程度呈负相关,第8题,洋流属于海水运动的一种形式,与土壤侵蚀无关。 【答案】 7.B 8.D 读1986~1999年我国西部部分省(区)土壤盐渍化面积变化统计表,回答9~10题。 统计资料(单位:104km2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盐渍化土地 1986年 0.137 8 1.033 1.133 2 0.515 8 0.525 5.914 3 1999年 0.131 9 1.023 2.258 2 0.451 1 2.1 5.145 7 次生盐渍化耕地 1986年 0.054 9 0.116 5 0.019 9 0.300 5 0.046 7 0.464 9 1999年 0.044 4 0.114 3 0.019 9 0.306 8 0.054 7 0.338 3 9.据表信息可知,西部各省(区)盐渍化土地的变化情况是(  ) A.西部各省(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扩大 B.西部各省(区)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均有所下降 C.内蒙古盐渍化土地面积和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增幅最大 D.新疆土壤盐渍化最严重,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下降比例最小 10.据材料信息推测,我国最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的地区是(  ) A.高原地区 B.平原地区 C.内陆盆地 D.丘陵地区 【解析】 第9题,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d44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