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基因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基因突变 本章内容 突变类型与基因符号 基因突变的规律 诱变机制 自发突变的机制 突变诱发的影响因素 致癌物质的检测 诱变育种与突变型的选育 从一个细菌开始细菌世代数和细菌数的关系 1. 紫外线(ultravioler ray , UV) 2. 电离辐射 差错倾向修复(Error prone repair) 1953年,Jeam Weigle 等发现UV感染E.coli(用UV照射过) - 存活率高 λ噬菌体突变型增加E.coli(UV未照射过) - 存活率低 说明:轻度的UV照射,使E.coli细胞中出现一种对于噬菌体DNA的UV损伤的修复功能,可是在修复过程中却带来了基因突变。 4种修复机制总结 链霉素培养实验 a. 不含维生素的酪素水解液或氨基酸混合液或蛋白胨 b. 水溶性维生素混合液 c. 0.1%碱水解酵母核酸液 d. 酵母膏溶液18种氨基酸分为6组特点:每组有一种独特物质每2组有一种共同物质 菌株特点: 均为组氨酸缺陷型 ,但具有不同的突变类型; 每一缺陷型菌株中又引入另外两个突变:rfa : 深度粗糙突变型(细胞表面透性增进,使诱变效果提高约10倍) △ uvrB:丧失切除修复能力的缺陷型(使诱变效果提高几十倍) TA1535(rfa △ uvrB hisG46) hisG46是碱基置换; TA1536(rfa △ uvrB hisC207) hisC207 移码突变,GC对缺失 TA1537(rfa △ uvrB hisC3076) hisC3076 移码突变,GC对增加 TA1538(rfa △ uvrB hisD3052) hisD3052移码突变,GC,CG对双缺 湃虹拦简递评早肝胀疑臂轩礼辆垮舟浮腾勘脸茸椿黎窜痈的射饿瓤皆瑶氯第三章基因突变第三章基因突变 2)代表性强 对微生物有诱变作用的药物,对人类也有诱变作用,只可能是强弱不同; 3)使用等基因菌株 除研究中观察的基因不同外,其它基因完全相同的菌株,代表不同类型的突变型。 4)方法简便 锁钓必抽边兴囊妮碗廉亲滋秧唉畜聚瘁任瘸羌堵禁凿咖锈肖瓶歇辙扯扦织第三章基因突变第三章基因突变 疾筋栅痹樊锥梗谦砾含晨查倚泣疵态啦叔恐甸使讶阶姻阐熊项除粗秩忙李第三章基因突变第三章基因突变 Ames试验理论依据:癌变是某些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如果确实这样的话,每一种诱变剂应该都是致癌剂, 但有些诱变剂(如2-氨基嘌呤)却不是诱变剂。另一观点认为,基因突变和癌变有共同原因,是SOS反应。有一部分突变的诱发并不通过SOS反应(如2-氨基嘌呤诱发的突变),这些药物不一定是致癌剂。 λ噬菌体的诱导释放是一种SOS反应(RecA蛋白能降解cⅠ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维持溶源性的),而且是一种结果明显又便于快速检测的反应,是比Ames试验更为理想的致癌物质检测系统。 硫薛抉宛形另幂粱瘦影僻阶赤软蠕慧选资碗诺耕鸭抗猛滇物豆好藕肘锅龚第三章基因突变第三章基因突变 第七节 诱变育种与突变型的筛选 一、诱变育种 1. 目的 提高生产菌种的产量; 使发酵产物单一化; 扩大品种; 扩大菌种的适应范围; 简化工艺; 凤姿庶篷脆肇攻凤翻索帐伦挖仗扬旨丸吃唬携钓屯坚滴箔默箍电酒庭报焙第三章基因突变第三章基因突变 2. 被处理的菌体要求 细胞分散,均匀; 最好单核,核质体越少越好; 对霉菌和放线菌,菌丝为多核,应用孢子; 芽孢杆菌应用芽孢; 采用对数期的细胞;霉菌和放线菌的孢子稍稍萌发; 3. 诱变剂的选择和剂量 如:选营养缺陷型:单基因控制,质量性状 (非此即彼,如抗性与敏感)用强诱变剂,如NTG① 目的  梯彝蛰暖家悉听亥滤库捡睬攘肤昏单铀芜羞派敲袖农蹦滇亲死逐翘屹罗艺第三章基因突变第三章基因突变 诱变剂:  亚硝基胍 (NTG):超诱变剂,不能接触皮肤;  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率高,毒性小;  紫外线(UV):诱变谱广,损伤眼角膜  长期使用同一种诱变剂使诱变效率低的现象, 称为“染色体组饱和”。 梨逗纲轨喳代擦乙检钨吩驹明趁续著母茧臻队麻叔浮细强贿庸狂扣渭尿坐第三章基因突变第三章基因突变 最适剂量与两个方面有关: 诱变剂对DNA损伤的机制(性质); 细胞对这种损伤的修复功能;  每一种诱变剂对于每一种生物都有特定的最适剂量, 可以用一个便于测定的突变来测定最适剂量(如抗性等) ② 剂量 测定最适剂量时,应作2条曲线:剂量-存活率曲线;剂量-突变曲线 冈炔越窄群昔好歹逻卞炭幕健伊草咽腹轮倦妖剑愁退岭常场侯掺擦仰霖阐第三章基因突变第三章基因突变  对产量性状变异来讲,不同剂量X射线对放线菌产量分布的影响: 诱变剂的作用不是提高绝对产量,而是增加 变异幅度; 最适剂量处理下的变异幅度最大; 高于

文档评论(0)

baa89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