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图纸设计到空间操作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建筑院校设计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空间操作”代替传统“图纸设计”方法的教学新思路,结合近年教学实践,探索了适用于建筑设计入门阶段的教学体系和操作模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 空间操作 材料 建造 教学方法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宜的、可供使用的空间。建筑空间具有物质性特征,是真实材料的建造过程与结果的总和。而在现代主义抽象空间理论指导下,建筑设计常被简化成单纯的几何关系,以草图和毫无材料特征的体形模块来研究空间与形式的关系,忽视了建筑空间的物质特性及其内涵的建造逻辑,但因明显优于“图画建筑”的二维图形设计,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建筑设计》课程概况
我国正规化建筑学教育起始于上世纪20年代,主要借鉴西方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改革,形成了目前相对成熟稳定的教育体系,即以建筑类型组织设计课教学: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完成后,进入了二到五年级的专业主干课《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以不同建筑类型进行单项训练,包含由简至繁的十几个设计题目,逐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这种模式化的教学体系,课程的选题基本固定,按功能、流线、空间、体形等因素的复杂程度循序渐进,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严格按照给定的任务书做一草、二草、三草及阶段草模,逐步建立抽象的空间与形体概念。评分则依据图面的空间布局、功能组织、表达技巧等评定成绩,对构成建筑空间的材料、构造特征及建造过程的研究与表达较少要求,设计成果主要依靠图纸表现。
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设计教学重点关注的是建筑功能与形式及二者的关系,趋向于考虑建筑的最终形态和图面的表现效果,而对于建筑空间形态的构成、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逻辑关系缺少必要的关注,存在下述问题:
1.模式化的课程体系和“草图+草模”的设计方法,着重于抽象空间形体的训练,忽略了建筑的材料性、建造性和社会性,导致建筑往往被设计成一个不与具体材料和技术发生关系的抽象形体。单纯从图纸设计到模型操作的转变无法传递真实的空间体验,实现尺度感、模型材料、构思形式向建造形式的转换,容易造成建筑设计与建成效果脱节和形式主义,导致生动有效的缺乏,无法形成感人的建筑空间。
2.设计与技术课程的设置各自为政。设计课将二维的形式及其虚设功能作为首要目标,将技术性手段视为后期的辅助手段和实现的方式,与设计形成被动的后续关系。这种割裂的教学状况,往往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建造技术的重要性,忽略对建筑设计本质的思考。在建筑设计与形式表达过程中,不能以空间和建造作为设计思考的目标,设计流于形式甚至丧失了建造的可行性。
国内外建筑设计教学的经验借鉴
考虑到材料和建造之于建筑空间的重要意义,许多建筑院校正探索把空间建构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用于设计教学中去,通过强化建筑本体要素,即材料、构造、结构方式和建造过程来培养学生理解建筑空间、学习建筑设计。笔者通过近年来对十余所国内外优秀建筑院校空间教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其各具特色的教学体系中蕴含着以下共同之处:
1.分项训练的题目设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我国东南大学均采用分解递进式空间训练方法,将空间建构能力训练分解至若干题目:1.空间类型和空间限定要素的认知训练;2.空间形态与场地环境的关系认知训练;3.空间功能与行为模式的认知训练;4.空间单元、空间序列的设计训练;5.材料、技术与空间的建造训练;6.理念构思与空间设计的综合训练。通过系列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习并掌握具有建构意识的设计方法。
2.模拟建造的操作手段。传统设计课教学虽要求制作工作模型帮助推敲空间形体,但很少要求制作大比例模型或1:1搭建,忽略了对材料特性、构造方式、结构选型和建造方法的研究,也缺乏对实体构筑物的感受和认知。可借鉴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实体建筑的建造体验等模拟建造的教学经验,从“模拟建造”“准建造”“实际建造”多个层面上,使学生对材料、构造、结构进行模拟转换研究,获得逼真的建筑空间和建造过程的体验。
3.设计与技术类课程的协同教学。国内技术类课程在数量和权重上并不逊色,但各板块相对独立,一般在高年级才开设,且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模型和建造支撑,技术成为停留在纸面的口号。英国诺丁汉大学和伦敦AA建筑学院的技术研究类课程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各年级教学单元都有研究结构、材料、建构技术的内容。技术类课程与设计课程紧密配合,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的协同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实验性教学方案
从传统学院派“图画建筑”的教学模式,发展到“草图+草模”的设计方法,将空间问题的研究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