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童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经典名作,从“成长”的角度,选入教材。教学中结合鲁迅童年生活,导入对课文的分析,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从课文本身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考虑,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即可。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的特点。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年是人生的美好时光,带给我们无穷的回味,你能描绘一下你给你记忆深刻的童年时期情景吗?(学生描述,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点评)其实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用他的笔也为我们描绘了一段他的童年时光,今天一起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看鲁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经历。
二、整体感知:
1.回顾作者、作品,字词:(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学生说出上册学习《风筝》一文时对鲁迅的了解。
背景资料:《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鲁迅先生6岁入私塾,12岁进三味书屋读书。教他的老师是寿镜吾先生,寿老师自20岁考取秀才后,就没有再参加乡试,决定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长达60年之久。鲁迅对寿镜吾老师很尊敬,他在南京读书、东京留学的时候,每逢回家,常到三味书屋看望他的老师。
“早”字故事。鲁迅的书桌右角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亲手刻的。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2.注音
桑葚( shèn )斑蝥 (máo ) 臃(yōng )肿 秕 (bǐ )谷 倜 (tì)傥 人迹 罕(hǎn )至 人声鼎 (dǐng )沸 菜畦(qí) 确凿(záo)
解释:
确凿:非常确实。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3.你通过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得到了哪些信息?
示例:文章记叙了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地方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或回忆。“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4.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记叙了什么事情?作者怎样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联系起来的?
示例: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第九节“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百草园、三味书屋)之间的过渡段,承上启下。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作者鲁迅的童年生活,下一节课我们将走进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三味书屋,领略其中的乐趣。
作业:进一步朗读课文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作者在百草园生活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进行描写的?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合作探究。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作者说百里草园是“我的乐园”?示例:因为那里有许多好玩的:有趣的动植物;神奇传说-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
2.作者写景非常精彩,表现了“乐园”的情趣,根据课前你的勾画,进一步圈点评注,赏析出来与大家分享。
预设: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视角。
②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从视觉上写写形状: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从听觉写声音: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从味觉写覆盆子“又酸又甜”。从春、夏、秋三个季节进行描写景物: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③写景顺序井然。先用“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狼 教学资料长春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天鹅》练习冀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狼 课件长春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小品二则 之 湖心亭看雪 同步测试长春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小品二则 教学资料长春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 圯上敬履 课件长春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鲁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牛群》练习冀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小品二则 之 湖心亭看雪 课件长春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鲁教版.doc
- 七年级语文下: 第1课 新闻两则(课件1)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第21课《少年歌》课件(沪教版五四制).ppt
- 七年级语文下:第11课《词曲五首》之望江南课件长春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第11课 信客(课件2)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第20课《武松打虎》课件长春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第24课《我召唤青春的小树林》课件(沪教版五四制).ppt
- 七年级语文下:第37课《稀粥南北味》课件(沪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第19课《小品二则》之湖心亭看雪课件长春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 第1课 新闻两则(课件2)鲁教版.ppt
- 七年级语文下:第11课 信客(课件1)鲁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