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阳节抒情散文集锦
今日重阳,异乡思乡,电话与母亲唠了会家常,心乃安。
与老友聚酒,言及其岁月荏苒不曾懈怠,虽人生无大成但也可慰安,是想只要努力没昏昏而过无论成败皆是充实的人生即好。杯酒间有我无尽的祝福,念及十年对我的鼓励与帮助,在这个重阳节与其把酒言欢。
午后,去水边,阳光融融,白云映水,有鹤于飞,点水振起,扬起我心。虽没有刘禹锡那样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倒也激我混沌的情绪里涌出盎然。
不去想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只要能体会那样莫道桑榆晚的情怀,无论岁月几何,都希望老人们安然于世,恬然自适。
风渐起,对面老者垂钓甚久,有半小时余其只钓到一只很小的鲫鱼,,我想他也是体会了钓胜于鱼的快乐了吧。
重阳登高是传统习俗,今年一定又有许多人在东方明珠振臂欢呼吧。而我亦是向往豪迈如李太白那样的脚著谢公屐肾等青云梯的快乐的,只是几人能够如其“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九九重阳,草木渐凋,虽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感触,仍会有凉意汩汩。在水边默诵李易安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想起那年秋时,岁月里真的是有无法言说的温暖的愁,所以,有时候的路,只适合一个个静静地走。
只有在静时,即使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只要那得意忘筌清虑静泰和光同尘沉浸于心,无论在山林还是在庙堂,无论衣衫褴褛还是五花马千金裘皆可澄然于世也。
老杜一生忧时伤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在沉郁顿挫里让我们体会了什么是心之广博,无论穷达都要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只是有谁,能陪着他渡过那漫漫的孤独: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重阳节,宋祖谦的《闽酒曲》是我们共同喜欢的吧:惊闻佳节又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重阳,愿天涯你我共一曲。
席草地坐了甚久,腿已生凉,虽留恋这份悠然静谧,而我无论如何要回到鼎沸的世界方好。此生或许不会有毛润之那样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情怀,但愿心能在“寥廓江天万里霜”后,少一些人比黄花瘦。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毛主席在采桑子《重阳》中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伟人以精炼的诗句,道出生命与乾坤的哲理,描写人生与自然的规律。
广阔无垠的华北大平原,繁华喧嚣的省会大都市,满目秋光足以让人度重阳过节日。加之秋令身体欠佳,一改往年登山爬高,公园广场休闲消遣,心旷神怡悠哉重阳。
令人目不暇接的秋菊,一朵朵,一株株,一丛丛,点缀着重阳节。
令人赏心悦目的秋菊,一棵棵,一盆盆,一片片,描绘着重阳节。
霜鬓又添银丝,重阳在线今朝。
近伏远眺,仿佛站在一块可爱的五色土上,阵阵秋菊沁人肺腑的清香,心潮涌动文人墨客泛咏重阳的诗篇。
重阳节,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的诗篇中就已经提到了。还早屈原的《远游》中,就有重阳的描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到了唐朝,重阳节定为正是节日。
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自古到今出游赏景、咏诗抒怀、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丰富多彩。
华夏传统,源远流长。
杜甫《登高》,寄寓夔州,登城远望,触景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唱出千古绝唱。《九日》欣然登高,抒发情感,斟酌菊酒,尽赏九秋佳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质朴素雅的诗句,使我身居省会闹市,强烈的感受到了重阳节思故乡思朋友之情。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诗篇,更让我眷恋家乡漫坡遍野的山菊花。
人们爱菊、赏菊、敬菊、赞菊,以菊喻志,咏菊抒怀。
重阳节,每逢这一天,我已渐渐的向菊花靠拢。观菊花展,赏菊花诗,喝菊花茶,饮菊花酒,如此亲近菊花,只因她是一年四季最后争芳斗艳的“傲霜花”。
唐朝元稹尤为爱菊,“秋丛晓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末农民领袖黄巢更为喜菊,《题菊花》、《菊花》的诗作,褒扬重阳赏菊。
最为佳品郑谷的《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路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诗人咏菊,通篇不着一个菊字,但句句不离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点出咏菊的主旨,进而颂扬菊花的高尚品质。
菊花,简直就是重阳的象征。让我们像爱菊花那样,尊老敬老爱老吧!
我爱重阳,我爱菊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