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一首 乞巧.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一首 10级初教二班牛郎织女的故事 七夕又被成为乞巧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讲述的乞巧节的故事乞巧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得到了唐扶的赏识。又精书法棋艺,被推举为神童。卒,年仅一十七。 《乞巧》是林杰在六岁时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取智巧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宵看碧霄这句诗是说:在七夕节今天晚上,遥望着浩瀚无际的青天。注重对比宵和霄 相同点:都读作xiāo。 不同点:宵指的是夜晚,霄指的是天空。牛郎织女度河桥这句诗是说: 像是看到牛郎织女相会在鹊桥之上“渡”即是相会的意思这里的河桥指的是鹊桥,是牛郎织女相会之地。家家乞巧望秋月这句诗是说:家家户户的女孩子都仰望天空,对着明月,乞求智巧的双手。家家,代指家家户户的人们。乞巧则是七夕节中的活动,乞求上天,是一个美好的意愿。穿尽红丝几万条这句诗是说:女孩子们个个将线穿过针孔有几万条之多。红丝,指的就是线。穿尽红丝就是说将线穿进针孔。“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qǐ乞 (乞怜)(乞丐)(乞讨)今天,我在马路上看到了一个乞丐。qiǎo 巧 (灵巧)(巧妙)(巧合)许多女孩子都有一双灵巧的手。xiāo 霄 (云霄)(重霄)(霄汉)我看到战斗机像鹰一样,冲上了云霄。dù渡 (渡口)(渡江)(渡河)放学时,我要从渡口走过。课外延伸王仙坛:8080/c/scjs/poet/[:8080/c/scjs/poet/唐:8080/c/scjs/poet/]:8080/c/scjs/poet/林杰 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资料袋 乞巧节是故人非常喜欢的节日。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在那天晚上,登上事先搭好的彩楼,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先穿好的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输巧。有的在那天中午的阳光下,放一碗水,把绣花针放在水上面,根据碗底针影的样子,确定是得巧还是输巧。谢谢观赏10级初教二班 付阳雪

文档评论(0)

pt540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