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前言 4
1 说明 1
1.1 基本情况 1
1.1.1 工程概况 1
1.2 水文 4
1.3 工程地质 6
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7
1.5 工程设计 8
1.6 工程管理 9
1.7 施工组织设计 10
1.8 设计概算 13
1.8.1 编制依据 13
1.8.2 主要投资指标 13
1.11 节能设计 14
1.12 设计概算 15
2水文 15
2.1 流域概况 15
2.2 河道概况 20
2.3水文特征 21
2.4 设计流量 22
2.5 施工期设计流量 36
3 工程地质 40
3.1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40
3.2 项目区地质条件及评价 43
3.3 天然建筑材料 44
3.4 主要地质灾害 44
4 工程任务与规模 45
4.1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45
4.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7
4.3 工程任务 48
4.4 工程规模 49
5 工程设计 51
5.1 工程等别 51
5.2 设计依据 51
5.3 设计原则 52
5.4 工程设计 53
5.5 设计工程量 69
6 工程管理设计 69
6.1 管理现状 69
6.2 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 69
6.3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70
6.4 工程管理设施 70
6.5 管理规章制度 71
7 施工组织设计 72
7.1 施工条件 72
7.2 施工导流 75
7.3 施工布置 75
7.4 主体工程施工 76
7.5其它 76
7.7 环境保护措施 78
7.8工程管理设计 80
7.8.1 工程管理机构 80
7.8.2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80
前言
XX河位于XX县境内,属于XX河XX湖水库上游XX河上游的支流之一。发源于XX县XX乡境内的XX山、XX山之间,东南流经XX沟折东至XX入XX水库,又东流经XX、XX、XX,绕XX县城北至XX店桥,东流经XX、XX至XX折向东北,至XX有XX水来会,流至XX有泥河汇入,在XXXX区汇入XX河,全长42km,控制流域面积215km2。
XX河上游河道不明显,洪水漫流,中、下游为下切式河道,断面呈“U”型,迂回弯曲,没有堤防。上游西部山丘区降水多、降水强度大,加上特定的地质地貌(坡陡谷深)等下垫面条件,产流快,汇流急,洪峰来的较为迅猛。由山丘区到平原的过渡带很短,一旦山洪瀑发,直泻平原,而下游平原区河道内树障普遍,行洪糙率较大,行洪能力偏低,造成河道漫溢;支流涝水不能排出,带来大面积洪涝灾害。因此进行XX河综合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加强中小河流治理作为国家公共服务重点工程防洪减灾的重要内容和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已明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设计纲要》和《水利发展“十一五”设计》。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引导地方搞好河道疏浚。”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抓住中小河流治理的大好机遇,针对重点地区洪涝问题突出的中小河流,以防洪保安为主要目标,编制《XX省XX市XX县XX河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提出XX河治理的任务和建设方案。
本报告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XX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基础资料,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报告的高质量的顺利完成有很大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1 说明
1.1 基本情况
1.1.1 工程概况
XX河位于XX县境内,属于XX河XX湖水库上游XX河上游的支流之一。发源于XX县XX乡境内的XX山、XX山之间,流经XX县城北部,穿越XX高速公路、107国道、XX铁路及XX高速公路,在XXXX区汇入XX河,全长42km,控制流域面积215km2。
XX河上游河道不明显,洪水漫流,中、下游为下切式河道,断面呈“U”型,迂回弯曲,没有堤防。上游西部山丘区降水多、降水强度大,加上特定的地质地貌(坡陡谷深)等下垫面条件,产流快,汇流急,洪峰来的较为迅猛。由山丘区到平原的过渡带很短,一旦山洪瀑发,直泻平原,而下游平原区河道内树障普遍,行洪糙率较大,行洪能力偏低,造成河道漫溢;支流涝水不能排出,带来大面积洪涝灾害。
本次设计治理XXXX河拦河坝(K14+790)至污水处理厂(K21+403)段为城区段河道,规划治理长度6.613km,其河道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1900年、1909年、1921年、1931年、1943年、1946年、1950年、1952年、1954年、1956年、1960年、1967年、1975年、1982年、1991年、1998年、2003年等多次发生洪水,造成河岸迎水顶冲处垮塌,造成多处险工段,险工段长度约1.58km,累计垮塌耕地面积220余亩,严重威胁耕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