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算例】93及93悬臂梁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弹塑性计算(GUI)及命令流.docVIP

【ANSYS算例】93及93悬臂梁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弹塑性计算(GUI)及命令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NSYS算例】9.3(1) 悬臂梁在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弹塑性计算(GUI) 一个左端固定的悬臂梁见图9-7(a),厚度为1cm,在它的右段中点上施加有一个集中力,该集中力为循环载荷见图9-7(b),悬臂梁的材料为多线性弹性材料,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 000,实验获得的该材料的非线性应力-应变行为见表9-3。分析该悬臂梁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观测点P的水平方向上的应力应变历程。(a)悬臂梁以及加载位置(cm)(b)所受的循环载荷(N) 图9-7 一个悬臂梁以及加载历程 表9-3 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实验数据实验点1 实验点2 实验点3 实验点4 实验点5 应变 0 0.004 0.015 0.03 0.08 应力() 0 80 160 210 280 解答:为考察悬臂梁根部P点的应力-应变历程,采用2D的计算模型,使用平面单元PLANE42mkin),进行循环加载过程的分析。 建模的要点: ⑴设置参数位置编号,(1) 进入ANSYS(设定工作目录和工作文件) 程序 → ANSYS → ANSYS Interactive → Working directory(设置工作目录)→ Initial jobname(设置工作文件名): Beams → Run → OK (2) 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Preferences… → Structural → OK (3) 设定不显示时间 ANSYS Utility Menu:PlotCtrls → Window Controls → Window Options… → DATE:No Date or Time → OK (4) 定义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 Add…→ Solid: Quad 4node 42 → OK(返回到Element Types窗口)→ Close (5) 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Material Props → Material Models → Structural → Linear → Elastic → Isotropic → 输入 EX: 2E4, PRXY: 0.3 (定义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 OK → 返回Define Material Model Behavior 窗口Structural → NonLinear → Inelastic → Rate Independent → Kinematic Hardening Plasticity → Mises Plasticity → Multilinear (Fixed table) → 在Strain一行中对应1至4号点输入0.004、0.015、0.03、0.08 → 在Curve1中对应1至4号点输入80、160、210、280 → 点击右下角Graph → OK → Close(关闭材料定义窗口),,见图9-8,观察窗口中的多线性弹塑性模型 (6) 构造模型 生成关键点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Keypoints → In Active CS → Keypoints number:1,X,Y,Z Location in active CS:0,0,0 → Apply → 同样依次输入其他三个关键点(100,0,0)、(100,10,0)与(0,10,0)→ OK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Modeling → Create → Areas → Arbitrary → Through KPs → 用鼠标依次点击1、2、3、4关键点,生成面单元 (7) 网格划分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Meshing → Mesher Opts → Mesher Type : Mapped → OK → 2D Shape Key : Quad → OK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Meshing → size contrls → ManualSize → Lines → Picked Lines → 选择上下两条横边线,Ok → NDIV 设置为20 → Apply → 选择两条竖边线 → Ok → NDIV设置为8 → OK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Meshing → Mesh → Areas → Target Surf → 点击生成面几何体的位置,显示矩形面被选中 → OK (8) 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