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资源专题训练
重要考点: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
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
专题训练
1、节约资源,绿色发展材料一: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很多地方水资源衰减率达到700多亿吨规模,有些地方的水源地水质也发生了恶化。
材料二: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首次提出 “绿色化”的概念,会议强调,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材料三:居民家庭用水调查表
调查题目 调查结果 有(知道) 没有(不知道) 1、你家淘米水有没有用在别的地方? 11.89% 88.11% 2、你家洗刷碗筷时有没有大量使用洗洁精? 68.90% 31.10% 3、你家对每个月的自来水用量有没有控制? 19.10% 80.90% 4、你家有没有使用科技含量较高的节水器具? 25.89% 74.11% 5、你了解河北省政府实行阶梯水价的政策吗? 26.22% 73.78%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哪些现状?(4分)
(2)要解决上述现状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手段?(3分)
(3)“绿色化”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应怎样贯彻“绿色化”的生活理念?(2分)
2.关注生态,分析说明。(9分)材料一:
材料二:自1989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多部环保法律。2013年,国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重点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和技术体系。
材料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舒适的人居环境……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哪方面的不协调?(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国家为解决上述不协调采取了哪些策略?(4分)
(3)材料三中的“需求”反映出人与自然应是什么样的关系?(1分)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应有怎样的反思。(2分)
.生活热点分析。(9分)霾,席卷中国多个省市,天地变色,人所共愤。人,历数霾的万千罪状。霾,感觉异常园冤屈,开始了自己的诉说……(1)从霾的诉说中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2)这场“呼吸保卫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同,你认为人们赞同的理由是什么?(3分)(3)结合右图所示,谈谈《环境保护法》的这一规定为何使霾忧心忡忡?(2分)(4) “呼吸保卫战”仍在进行。在解决霾的问题上,你希望后代对我们有一个怎样的评价?(2分)?,河湖萎缩,鼠害猖獗,风沙四起,许多牧民被迫背井离乡。
材料二:我国东部有一个县,森林覆盖率高,山青水秀。在这里,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红红火火,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百姓收入高了,生活富了,当地人精心呵护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们明白:当代人享受自然美景,也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1)从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关系的角度看,我们从材料一中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2分)
(2)找出材料二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句子并写在下面。(2分)(3)以“人类与自然”为话题,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运用以上材料中的信息简要论述这一观点。(5分)参考答案
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小;水资源消耗量大;水资源污染严重、
(2)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科技手段、经济手段
(3)勤俭节约;绿色低碳;合理文明健康消费;使用高科技节能产品等。
2、(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不协调;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态环境之间不协调。(2)运用法律;依靠科技。(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珍爱自然。(1)人类的不合理排放造成大气污染。(2分)
(2)能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分)
?(3)促使公民增强环境保护的权利意识,促进公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更有利于打击污染环境的行为。(2分)
(4)示例一:前辈们坚决治理雾霾,才使我们能够呼吸上洁净的空气。(2分)
示例二:前辈们坚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使我们的家园如此美丽。(2分)
示例三:前辈们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民族永续发展。(2分)
(评分说明: 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2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