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化 工 原 理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序 号:
同 组 人:
设备型号: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设备-第X套
实验日期:
一、摘要
选用牛顿冷却定律作为对流传热实验的测试原理,通过建立水蒸汽—空气传热系统,分别对普通管换热器和强化管换热器进行了对流传热实验研究。确定了在相应条件下冷流体对流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此实验方法可测出蒸汽冷凝膜系数和管内对流传热系数。本实验采用由风机、孔板流量计、蒸汽发生器等装置,空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用计算机在线采集与控制系统测量了孔板压降、进出口温度和两个壁温,计算传热膜系数α,并通过作图确定了传热膜系数准数关系式中的系数A和指数m(n取0.4),得到了半经验关联式。实验还通过在内管中加入混合器的办法强化了传热,并重新测定了α、A和m。
二、实验目的
1、掌握传热膜系数α及传热系数K的测定方法;
2、通过实验掌握确定传热膜系数准数关系式中的系数A和指数m、n的方法;
3、通过实验提高对准数关系式的理解,并分析影响α的因素,了解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措施。
三、实验原理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流体流经固体表面的传热包含壁面薄层的热传导和主体的热对流,总称为对流给热。计算对流给热过程的热量Q和热流密度q等,通常需先确定给热系数α。
本实验以间壁式换热器中最简单的套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令壳程走热水蒸汽,管程强制逆流走冷空气,跟据牛顿冷却定律可以测得圆管内空气一侧的给热系数α1。进一步可以将无因次准数Nu,Re,Pr等按经验形式联系起来,并回归其中的参数A,a。根据已知A,a的通用关联式确定给热系数,也可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是当前工程上确定α的重要方法。
牛顿冷却定律: =
式中:
α——内表面给热系数,[W/(m2·℃)];
Q——传热量,[W];
A——总传热面积[m22];
Δtm——管壁温度与管内流体温度的对数平均温差,[℃];
——进口温度,[℃];
——出口温度,[℃];
——壁温,[℃];
——壁温,[℃]。
其中传热量 ,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
W——质量流量,[kg/h];
Cp——流体定压比热,[J/(kg·℃)];
t1、t2——流体进、出口温度[℃];
ρ——定性温度下流体密度,[kg/m33];
V——流体体积流量,[m33/h]。
通过测量Δp、t1、t2、tw1、tw2,并根据定性温度(t1+t2)/2和设备尺寸计算Cp1、A1,即可确定α1。空气一侧的截面温度变化大于壁和水蒸气侧,测量t1、t2时,温度计要放在管道中心偏上位置且气体湍动程度足够,才能测出空气主体平均温度,否则误差很大。内外表面壁温差别很小,实验中将热电偶温度计焊接在管壁中心,测量出壁面温度tw1、tw2.空气流量通过孔板流量计测得,计算方法如下:
测量点体积流量:
工作点体积流量:
式中:Δp——孔板流量计压降,kpa;
——空气流量,。
强化传热(增加Q)的方法有增加K、A和Δtm。由于套管换热器内表面热阻 ()
远远大于壁阻()及外表面热阻(滴状冷凝且排除不凝气体等干扰, ),因此向套管内加入静态混合器,可以较大提高 ,明显增加K,增加热流量Q。测量强化后的给热系数的方法以及回归参数A’,a’的关联式形式同上。强化Q付出的代价是空气在管内流动的阻力损失增大,由于空气可压缩等原因,总能量损失除考虑机械能减少外,还应考虑内能的减少等。
四、实验装置
本实验空气走内管,蒸汽走环隙(玻璃管)。内管为黄铜管,内径为0.020m,有效长度为1.25m。空气进、出口温度和管壁温度分别由铂电阻(Pt100)和热电偶测得。测量空气进出口温度的铂电阻应置于进出管的中心。测得管壁温度用一支铂电阻和一支热电偶分别固定在管外壁两端。孔板流量计的压差由压差传感器测得。
实验使用的蒸汽发生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装有玻璃液位计,加热功率为1.5kw。风机采用XGB型漩涡气泵,最大压力17.50kpa,最大流量100m3/h。
2、采集系统说明
(1)压力传感器
本实验装置采用ASCOM5320型压力传感器,其测量范围为0~20kpa。
(2)显示仪表
在实验中所有温度和压差等参数均可由人工智能仪表直接读取,并实现数据的在线采集与控制,测量点分别为:孔板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旭菱JV3000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 编外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编外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拆盒子》精品课件.pptx VIP
- 2.5网络协议分层设(课件)-七年级信息科技全一册同步教学(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浙江丽水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招录编外用工7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金桥双语实验学校10月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pdf VIP
- 广东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2018).pdf VIP
- [丽水]2024年浙江丽水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招录编外用工7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VIP
- 述职转正汇报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