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甚至”的语法化过程
【摘 要】本文首先查找词典解释,结合焦点算子概念从共时角度分析“甚至”的意义和用法。然后用焦点理论阐释其语法化的过程。
【关键词】词典 焦点算子 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51-01
一、“甚至”的词性及前人研究
本文主要查找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现代汉语八百词》(修订版)、《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朱景松)五部词典,主要有两种观点,只作连词和兼作连词、副词。
笔者认为,“甚至”是用来突出信息的焦点算子,用焦点逻辑形式移位理论能够解释“甚至”位置的转移。
二、语料分析
采用CCL古代汉语语料库,考察其历时演变。本文主要列出不同朝代语料统计和宋代语料的具体分析。其他朝代也按照此方法分析。
结论:(1)东汉至六朝,“甚至”未词汇化,最主要的用法为“VP+甚至”,“甚”是形容词作谓语,“至”为动词,构成连动结构或主谓结构。但是已经出现“‘至’+宾语/语气词”。在“甚,至”amp;“甚。至”格式中,“至”后面为[+时间]和[+地点]。
(2)唐代其用法无变化。
3)宋代,“VP+甚至”仍占据主要位置,同时,格式“VP+甚,至+NP/VP/S amp; VP+甚。至+NP/VP/S”和“甚至+NP/VP/S”成为第二大用法。“甚至”的位置也可以放在后一分句的句首。说明,“甚至”已经词汇化,如袁毓林(2008)的说法,“甚至”引出语用尺度上的最低点,焦点算子功能明显,为副词。在“甚,至”amp;“甚。至”格式中,“至”后面为[+程度]的比例增加。
(4)元代到明代,“NP/VP/S,甚至+NP/VP/S”上升为主要用法。并且出现“甚至于”,“甚至”还可用在后一分句的句中,位置灵活,连词用法出现。在“甚,至”amp;“甚。至”格式中,“至”后面主要为[+时间][+程度]。
三、语法化机制
分析一个词语的语法化过程主要依据其占主导地位的用法的演变,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不同时期“甚至”最突出的部分。
1.东汉到唐代,主要用法为,“VP+甚至”。“甚至”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序列,位于句子末尾,强调前面的动词。如:“上痛悼[甚至]”。
2.宋代,“VP+甚至”,仍然为主要用法,但是,“甚至+NP/VP/S”,“VP+甚,至+NP/VP/S amp; VP+甚。至+NP/VP/S”两种格式上升为第二大用法。“甚至”从句末转移到后一分句句首,或者分别位于前一分句句末和后一分句句首。
(1)“言惧之[甚,至]於股脚战栗也。”【册府元龟】
(a),此句也可以描述为“言惧之,股脚战栗甚至”(b)。
(b)是模仿宋代之前的用法造出的合法句子,为“VP+甚至”格式,句子的信息焦点为“股脚战栗”,“甚至”为运算其焦点算子的语义功能,建立一个语用量级标尺,移位至信息焦点的前面,那么信息焦点就与“甚至”前面可能成为焦点的候选成分(“惧之”)构成了一个集合,即焦点域。“甚至”后面的信息焦点“股脚战栗”表述的是焦点域中的极端情况,所以,“甚至”作为焦点算子,引进了某种语用标尺的最低点。
3.元至明,“NP/VP/S,甚至+NP/VP/S ”成为“甚至”最主要的用法,“甚至”作焦点算子适用的格式更加多样,分别形成了句子层面、VP层面和NP层面的语义量级标尺。
上述分析中,宋代是焦点算子功能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较好地解释了“甚至”在句子中的移位现象。焦点算子具有对句子进行语义运算的功能,语义功能较强,所以为副词。
4.元明时期,出现了如下例句:
“渐渐至于两相对骂,两相对打。后来[甚至]反将计氏打骂起来。” 【醒世姻缘传(上)】
根据袁毓林(2008)的分析,此句中“甚至”焦点算子功能较强,位置比较灵活。而考察清代出现的例句:
“太原郭氏、河东柳氏,此浩之亲党,尽夷其族,[甚至]僮吏亦夷五族,同修史”【廿二史??记】
此句中,“甚至”焦点算子功能较弱,不能从分句句首移到主语之后,但是主语之前可以加“连”,“甚至”虽为副词,但进一步虚化了。
5.到清代,“甚至”可以放在几个并列的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的最后一项,表示递进关系,用作连词。如下:
“有诓嘴吃的,有拐东西的,[甚至]有设下圈套害人的,奇奇怪怪的样子多着呢。”【七侠五义(上)】
综上所述,“甚至”在东汉至唐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序列;至宋形成了焦点算子的功能,从句末移到句首,位置转移是语法化的关键,这是由焦点算子的移位导致的;元明,“甚至”焦点算子功能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