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疏水层 (HIC)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疏 水 层 析 (HIC) 一 实验原理疏水层析(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HIC) 是利用被分离 样品中不同生物分子表面的疏水性差别,而将其分离纯化的一种层析技术。疏 水层析的介质通常是一类在惰性支持物上接有疏水基团的层析载体,如苯基琼 脂糖(Phenyl Sepharose), 辛基(Octyl),丁基(butyl) 琼脂糖等。对于不同的蛋白质和多肽而言,其分子表面一般有着不同的疏水和亲水结构 区域,当将这些生物样品加入到含有高盐(高离子)浓度缓冲液的HIC 柱中时, 由于溶液中高浓度盐离子与水分子的作用,降低了样品分子的溶剂化作用,从而 增加暴露了样品分子表面的疏水区,这样就促使样品分子表面疏水基团与HIC 柱 上的疏水基团相互作用结果使样品被吸附到HIC柱上。因此疏水层析亦称疏水相 互作用层析。样品吸附在 HIC柱上的强弱程度,取决于样品本身的疏水性质和样 品环境中盐离子的强度。一般来说疏水性强的只需要较低的盐浓度,疏水性弱的则需要较高的盐浓度 [如1.0 mol/L (NH4)2SO4]。吸附在HIC柱上的生物分子,可以采用降低洗脱液中 盐浓度的方法,使其从柱上洗脱下来,洗脱方法可以是梯度也可以是阶段洗脱的 方式。样品中不同分子被洗脱的顺序依据其疏水性强与弱从先到后,从而达到分 离的目的。 二 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苯基琼脂糖疏水层析柱,采用阶段洗脱的方 式分离——血红蛋白,以此了解疏水层析的原理、方法 和实际的应用。 三 实验仪器与器材 3-1、实验仪器 (1)、层析工作站装置 (2)、笔记本电脑 (3)、紫外检测仪(4)、磁力搅拌器 (5)、恒流泵 (6)、天 平 (7)、混合器 3-2、实验器材 (1)、 可调取液器 (2)、 量 筒(3)、 烧 杯(4)、 层析柱(5)、 吸 管(6)、 吸管架 (7)、 滴 管 (8)、 剪 刀(9)、 镊 子(10)、 玻 棒 (11)、 骨 勺(12)、 洗耳球(13)、 称量纸(14)、 吸水纸(15)、 保膜鲜(16)、 标签纸 (17)、 记号笔 四 试剂与配制 4-1、实验试剂 (1)、BSA (2)、苯基琼脂糖(3)、磷酸氢二钠(4)、磷酸二氢钠(5)、硫 酸 铵(6)、无水 乙醇 4-2、试剂配制 (1)、Buffer A(0.02 mol/L pH7.2磷酸缓冲液含1.0 mol/L硫酸氨)的配制:分别称取Na2HPO4___ 克, NaH2PO4___克和[NH4 ]2SO4___ 克于一烧杯中,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混匀即可。 (2)、Buffer B(0.02 mol/L pH7.2 磷酸缓冲液)的配制:分别称取Na2HPO4 ___ 克和NaH2PO4___克于一烧杯中,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混匀即可。 (3)、乙醇(20%)溶液:取20.0 ml无水乙醇,然后加80.0 ml蒸馏水,混匀即可。 (4)、样品(10mg/ml)溶液:称取10.0 mg BSA,加1.0 ml Buffer A溶液溶解[如有不溶物质,需在8000rpm离心5分钟,取上清作为上柱样品,本品易溶]。 五 实验步骤 5-1、苯基琼脂糖[Phenyl Sepharose] 凝胶的处理商品化的Phenyl Sepharose凝胶颗粒保存在20%的乙醇溶液中, 使用时取适量体积的凝胶在砂芯漏斗中用大于10倍凝胶体积的蒸馏 水充分洗涤,然后将洗净的凝胶转移到含有Buffer A的烧杯中。 5-2、装柱 (1)、选择层析柱,观察柱底端过滤是否完好,将选择的层析柱垂直装好在台式铁架上,关闭柱底部出口,在柱内注入少许(约1.0 cm高)洗脱液。 (2)、将烧杯中已处理好的Phenyl Sepharose凝胶,加适量的Buffer A,搅成悬浮状,然后沿柱内壁细心的加至一定刻度。倒入时不要太快,以免产生泡沫和气泡。(3)、待树脂在柱子底部有明显沉积(10分钟左右)后,慢慢打开柱底部的出口,或用吸管吸去柱内上层过多的平衡液,继续向柱内加入悬浮的树脂直至沉积后柱床体高度为3.0厘米为止。 (4)、在装柱时要避免使柱内液体流干而使装柱失败。另外树脂悬浮液的温度要相对恒定或应与室温接近,否则柱床体内易产生气泡而影响层析效果。 (5)、检查层析柱是否装好。装好的层析柱应该没有“纹路”,节痕和气泡,并且柱床体表面平整而均匀。这样方可投入使用,否则需要按上述步骤(1-4)重新装柱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6)、在装柱的同时应将其他仪器设备接通电源,并按实验要求进行调试。 5-3、平衡用5倍床体积的B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