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研报告
作为江苏省第一批“三支一扶”志愿者,我被分配到楚州区宋集乡进行支教。而我在所分配的宋集中学小学已经上了一个月的班了,主要教的是三年级的数学和二年级的体育。在这一段时间里,不论是人才中心的王书记还是乡的文教主理以及我们学校的领导老师们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段时间里,我对宋集乡以及宋集中心小学有了大致的了解。
?宋集乡位于楚州区最北隅,与涟水县城一衣带水。古黄河环绕全乡37华里,235省道和234省道纵横全境,宁连高速、同三国道的入口处离宋集10公里之遥,水陆交通便捷。全乡总面积57.2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场圃,人口3.8万,可耕地4.89万亩。宋集历史悠久,是名闻遐迩的“青莲岗文化的发祥地”,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耕作、繁衍,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青莲岗文化遗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楚州的重要旅游景点,前来参观的中外友人络绎不绝。宋集乡自然条件较好,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农业结构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作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种植22000亩水稻,23500亩三麦的同时,3100亩水面养殖,2700亩果苗圃,1200亩蔬菜种植,38800亩农田林网,成片林和四旁种植75.8万株,为农副产品和林材深加工提供了充裕的资源。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同时,宋集的工业这些年也有长足的发展,全乡共有大小企业37个,其中列统规模企业4家,私营企业33家,以纸制品加工和木业加工为支柱产业。全乡共有各类个体工商户234户,从业人员748人,2004年全乡劳务输出9885人,新疆、青岛、昆山等劳务输出基地相继建成,2004年宋集乡被区委区政府、淮安市委表彰为“劳务输出先进乡镇”。学校曾先后用谷圩小学淮安第三高等小学城志学校等名称,是我区办学最早的小学之一。悠久的办学历史,浓郁的人文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周边地区人民的广泛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策一:党和政府要把农村小学教育视作扶贫农村,引领亿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途径。首先,国家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小学的经费投入,要改变拨款方式,变通拨款途径,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其次是要改变那套“年终慰问式”扶贫模式。近年来,我们欣慰地看到,社会上一些知名企业家、热心人士,热衷于救助农村贫困大学生,有的甚至从小学起跟踪资助,直至大学毕业。经验表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在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后,这个家庭不出三年就会自然摆脱贫困,这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如何扶贫农村指明了方向。第三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拨专款用于农村小学在职教师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提高培训,切实提高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
对策二: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影响一个学校铁发展,影响教师的荣辱,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有的教师生怕的荣誉,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决策三: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