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度 安溪八中第五次月考试卷.docVIP

2004-2005学年度 安溪八中第五次月考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2005学年度 安溪八中第五次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卷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51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秦以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是古代政治发展的大势所趋。回答1~5题。 1.维系一个统一的大帝国,通畅的交通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秦统一以后,在交通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 A.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B.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C.“陆行乘车,水行乘船” D.设置转运使管理交通运输 2.西汉初年,封国制度威胁着中央集权制。封国问题的基本解决是在( ) A.汉高祖在位时 B.汉文帝在位时 C.汉武帝在位时 D.汉光武帝在位时 3.唐初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根据唐朝制度,一道治理黄河的诏令从草拟到执行必须经过( )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户部 4.下列历史文献、观点和口号,矛头直接对准君主专制的是 ( ) ①《明夷待访录》 ②区别“亡国”与“亡天下” ③“均田免粮”的口号 ④《天朝田亩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武将专权、拥兵割据是古代历史上威胁中央集权的一个严重问题。北宋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是( ) A.将统领军队之权与调兵之权分离 B.建立府兵制,避免将帅拥兵自重 C.采取募兵制,明确兵将的隶属关系 D.设都指挥使司管理地方军队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岁月,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回答6—7题: 6.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巨大发展的突出标志是 ( ) ①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 ②铁制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③棉花种植的逐步普及 ④驭牛耕地的产生和推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下列中国古代学者著作,其中,对甘薯种植做过研究和介绍的是 ( ) A.王充——《论衡》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沈括——《梦溪笔谈》 D.徐光启——《农政全书》 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也是国家独立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11题: 8.下列历史事件,旨在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有 ( ) ①台州战役 ②“长庆会盟” ③改土归流 ④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识别下列各疆域图,其排列顺序是(  )   A.明朝、隋朝、西汉、秦朝   B.秦朝、元朝、明朝、西汉   C.秦朝、元朝、隋朝、清朝   D.明朝、秦朝、西汉、清朝 10.乾隆帝谕旨:“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乞求前来者,殊为可悯,理应妥善安抚办理”中的“伊等”属于( ) A.达斡尔族   B.满族   C.蒙古族   D.回族 11.康熙皇帝为人所赐某挽联曰: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该挽联为谁所写(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往往能影响对现实政治的据择。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12~14题。 12.“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上引言论应该是( ) A.商鞅用以支持自己变法的重要依据 B.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C.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 D.西周对夏商两朝历史经验的总结 13.秦朝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主要影响了西汉初年的哪一政治抉择( ) A.“削藩”与“推恩”,加强中央集权 B.顺应民心,与民休息 C.限制商业,奖励农耕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北宋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反映的共同之处在于( ) A.对朝廷的不满 B.对新法的认识 C.对边患的忧虑 D.对时事的忧患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文档评论(0)

sd44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