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去冬来,黑天鹅又飞回来了
当资本市场正在议论:10月份都快完了,要进冬天了,黑天鹅怎么还不出现?
来啦,飞来啦!在10月即将结束,准确的说是:2014年10月30日晚间,上市公司獐子岛(002069.SZ)在如期披露三季报的同时,发布公告称:因为北黄海遭遇异常冷水团,公司105.64万亩海洋牧场遭遇灭顶之灾,受此影响,公司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盈利变为亏损约8.12亿元。
黑天鹅总算出现了,没有让大家失望。但没有新意的是,又是农业股。
消息发布当晚,一位长期跟踪獐子岛的行业分析师说:今晚的农业分析师们都在讨论这个事情,都惊呆了。这天鹅也太黑了吧!
我们来看看这只美丽的黑天鹅。
一、愤怒的投资者
獐子岛的主要产品为虾夷扇贝,30日晚,獐子岛发布了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会议纪要在内的多篇公告释疑,并于次日组织了网上专项说明会,但同样被“惊呆了”的投资者们仍然不依不饶地要求“提供死亡扇贝尸体”作为证明。有愤怒的投资者甚至要带刀子上獐子岛。
(生物资产,有时真不是可以生可以见活物,死可以见死尸的,海水深,风高浪急,又在流动,上哪里去找?蓝田、绿大地、万福生科,教训是一个接一个。农业股,碰不得!)
二、管理层的态度:说假话不脸红
公司董事长吴厚刚表示,公司已对相关海域进行了存量调查、会计师监盘,“不存在欺骗”,并表示欢迎投资者前往公司调研。(这不是要投资者跳海吗?)
前往獐子岛展开“寻贝之旅”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报道,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扇贝撒苗“比往年略少”,但对于突然绝收的原因,从海洋养殖专家到上市公司审计会计师,依然无人能够说清。(本来就无,如何说得出一个有来?)
三、再稳重,也会掉进农业股的坑
獐子岛在业绩变脸前夕,还受到行业分析师们的“强烈推荐”。
风格稳健的机构投资者如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共同掉进这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四、解困的神秘来客
“二十年不遇的冷水团”似乎是这场投资“滑铁卢”最容易接受的解释:除了概率上的“黑天鹅”,很难解释包括诸多知名券商和社保、保险等,会共同踏入这个莫名其妙的财务“陷阱”。
然而依然有更多的投资者和市场人士对这场过于离奇的“灭顶之灾”提出质疑:多家媒体现场调查时发现,在獐子岛附近的养殖户们从未听说“冷水团”之事;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董双林则表示,冷水团“并不能解释清楚虾夷扇贝死亡的直接原因”。
五、审计师有责任
与此同时,离奇绝收背后的财务处理流程也引发了业界关注,财务专家马靖昊表示,对于獐子岛的鱼虾扇贝等产品,由于无法准确核实真实数据,因此只能通过前期投入的真实性来估算存货。同时审计机构应出具保留意见,以客观说明审计机构“搞不清楚”真实存货。而在此前多年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机构都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早有预警
更大的质疑则来自投资机构内的研究人士:早在2012年7月,深圳上善若水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岳大攀便在财新网发表专栏文章,直指獐子岛可能是“又一个蓝田股份”。
岳大攀在文章中分析了獐子岛最大的资产——存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在2012年前后的不合理变化,以及公司近年超常举债、高管离职等反常现象,明确提出“有九成把握”认为獐子岛大股东涉嫌长期占有上市公司资金,并将相应占款计入“存货”导致存货畸高。
对于文章中的指控,上市公司从未做出正面回应。而在此次巨亏爆发后,这篇文章再度成为网络转载的热帖。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文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如“消耗性生物资产”、“利息支出资本化为存货”依然难以理解,因此也不容易看明白文中所指控的实质内容。
“圈海模式”与“灭顶之灾”
据2014年中报内的“抵押资产情况”显示,截止到6月30日,獐子岛以总计约178万亩海域使用权,及20万平方米土地和12万平方米房产,合计抵押融资约22.7亿人民币:其中长期借款约8亿人民币,短期借款约14.7亿人民币。
这意味着獐子岛将其宣称拥有海域使用权的350万亩海域中,近50%用于抵押融资,并以此建立起了庞大的资本运作平台。
这一庞大的海域资源,正是过去数年中獐子岛以“海上圈地”模式所囤积而成。
在2006年9月首次上市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公司拥有海域使用权的养殖用海面积仅为65.6万亩,此后一路飙升:从2008年的110万亩,跃升至2010年的285万亩,再跃升至2013年的360余万亩。
这一“圈海模式”显然很受资本市场青睐,在2014年6月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中,以赞赏的口吻写道:“2013年底,獐子岛海域控制面积分别是(同行企业)好当家、东方海洋、壹桥苗业的85.4倍、97.2倍、87.5倍。”
而诸多投资机构和行业分析师,更是从这一迅速增长的海域控制面积,和与之相应的苗种投放成本增幅,推算出獐子岛在其主打产品虾夷扇贝“播种”面积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其后续盈利爆发式增长的种种乐观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