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词的语言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意境阔大,雄奇恣肆。 2 1.时空的跨越与跳跃。 2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 2 二、巧设意象群 3 三、刚柔相济的风格 4 四、善用比兴,寓情于景。 5 五、善于用典 6 六、散文化的语言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 摘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是生活于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其作品融入他所生活的时代遭际的悲剧,南归后心态的变化。词作中表现出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融合雄奇刚健和深婉雅丽的风格特征。辛词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意境阔大,巧设意象群,风格刚柔相济,善用比兴,善用典故,散文化的语言等。辛词虽继承苏轼之词,却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蔚然成派,艺术光彩久而弥新。 关键词:辛词,意境,意象群,刚柔相济,比兴,典故,语言。 引 言 辛弃疾,字幼安,号嫁轩。生于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卒于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享年六十八岁。辛弃疾是南宋时代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词的内容博大精深,风格深雄雅健,承继并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一派,而与苏轼并称“苏辛”。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但残酷的现实不允许他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于是,词成了抒发其悲愤心理的最佳工具。宋代刘克庄 《<辛稼轩集>序》评曰:“公所作大声鏜鎝,小声鏗鍧,横絶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1)坎坷的经历和抗争精神,使辛弃疾创造出具有丰富人生价值的艺术精品,辛词豁达大度、自适深广的艺术境界,显现了他在特殊文化氛围中的观照世界的方式。尽管他在壮志难酬的一生中失去了用武之地,他的诗情与豪气却感动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现代人通过他的词中豁达自适的胸襟找到诗意与气节。辛词不仅与陆游的诗齐名,被人们誉为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并峙双峰,它更代表着中国古典词作的最高成就而卓立千古。王国维《人间词话》对辛弃疾词的评价是:“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2)北京大学已故教授邓广铭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是辛弃疾词最完整的版本。本文着重对辛词的艺术特征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意境阔大,雄奇恣肆。 出生于北方沦陷区,21岁(公元1161年)即聚众加入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献身复国大业南归后不得朝廷重用,屡官屡罢。其将才相略无处施展,北伐宏图蹉跎成空,因而只能把一腔报国无门的抑郁和忠愤尽托于词。无论高楼远眺,把酒饯别还是移官归隐、谈经论史,辛弃疾总能运其生花妙笔营造出浑厚苍莽、大气磅礴的艺术境界,传达其作为战士和民族英雄的沉思与浩叹。 辛弃疾爱国词常写雄奇壮阔的景象。他的词里,有塞外沙场的点兵点将(《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也有楚天千里清秋的慷慨悲凉(《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有塞北江南、万里江山的故园之思(《清平乐绕床饥鼠),更有平戎万里、整顿乾坤的报国之志(《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酣畅的笔墨,飞舞的气势,不羁的情怀,构成了辛词雄放、沉郁和悲壮的风格特征。具体说来,辛词阔大意境的创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时空的跨越与跳跃。说辛词的意境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也并非溢美之词。辛词《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中有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前三句用典,追叙刘邦知人善用,拜韩信为大将,三秦,击败项羽所立三王(即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平定关中事;后三句从怀古转向现实,慨叹南宋王朝危在旦夕却甘心据守半壁江山的懦弱和无能,以古比今,深沉含蓄。这是时间的跳跃。《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有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作者在愤怒控诉金兵侵略罪行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沦陷敌手的北方领土和抗战军民的深切怀念。由眼前的郁孤台联想到西北的长安,这是空间的跨越。另外,《满江红》蜀道登天中的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清平乐》绕床饥鼠中的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更是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时空交错的千古名句。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爱国词中的许多名作,就是通过突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表现自己复杂的爱国情思。最能体现辛弃疾这一创作特色的要数《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首句醉里挑灯看剑是写实,述写自己复国大志不得伸展,胸中块垒,唯有以酒浇之。梦回以下写虚,是梦境,更是理想的集中展现。梦回后四句,写塞外军旅生活和阅兵场面英雄酣然入梦,雄壮的军号声连绵不绝军乐队奏响豪迈战歌鼓舞士气;秋高马肥,正是检阅军队,用兵杀敌的最佳时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着力刻画英雄飞驰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豪迈,冲锋陷阵、杀敌报国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