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保障中国家庭的幸福终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谁来保障中国家庭的幸福 ——由《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引发的思考 内容提要 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又恒新的主题。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幸福的憧憬与追求。然而,对幸福感的系统研究却是近40年的事情,中国社会对家庭幸福感的关注更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感的关注度却与日俱增。从2000年开始,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每年依据入户抽样调查发布《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次在6个省会城市中进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从2007年开始,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连续4年举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评选》,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社会蓝皮书》,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对294个城市进行幸福感调查。2012年央视进行的《你幸福吗?》新闻调查,引发国人对幸福感的热议,而同年联合国首发《全球幸福指数报告》,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IBM对全球20个城市调查后得出的“全球交通痛苦指数”,一次又一次刺痛了国人敏感的神经。 本文依据近3年来由本人组织、参与的《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青少年健康人格现状调查》和《亲子关系调查》得出的一手资料和数据分析,试图从家庭的维度研究国人的幸福感,在个人幸福感和集体幸福感之间找到一个提升幸福感的载体和路径,建立中国家庭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体系和测量方法,同时,引入实践模式,探索提升家庭幸福感的有效方法。 本文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离不开家庭的健康、和谐与发展,而一个群体的幸福一定离不开群体中每个家庭的幸福。在一个以民生为主导的国家政治框架中,家庭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的法律、政策在满足国人个体基本的生存权、发展权的同时,应该把民生政策的重点逐步导向家庭,养富于家,养心于家,藏发展潜力于家,加快建立完善家庭发展的政策,以亿万家庭的稳定促进社会的稳定,以亿万家庭的发展助推国家的发展。 调查发现,中国家庭的需求呈现由基本生存和物质的需要,向归属感、安全感、心理健康等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转变的趋势。渴望拥有健康的身心,与父母、配偶、子女和邻居建立融洽关系,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已逐渐成为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过程中,众多家庭成员的主要诉求。据此,本文认为,未来国家促进家庭发展的重心应该是家庭健康尤其是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家庭伦理道德和家庭文化教育的建设。以新的道德信念、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领新的社会风尚,革除旧的生活习性,调动家庭成员的发展潜力和创造才能,增强家庭、社区的道德教化功能和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功能,修身立家,强民固本,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辅而行,相得益彰。这是旨在增强国家和民族活力的基础工程。 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家庭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农民工、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空巢家庭、残疾人家庭等幸福感普遍偏低。据此,本文认为,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这些家庭的扶助力度,不仅是给钱给物,更需要特殊的政策支持和专业的社会援助。 结合调查和国内外家庭发展实践,本文提出旨在增进家庭幸福、促进家庭发展、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提升国民素质的“健康家庭行动”。这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人民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国民运动。部分地区的试点表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产生多方面的积极效应,恰如日本战后持续开展的三次“国民健康运动——健康日本”,它将为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国人综合素质提高,为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家庭幸福感 健康 保障 目 录 一、家庭幸福感的研究现状……………………………………………6 二、家庭危机与幸福的失落……………………………………………11 (一)世界性家庭大变动………………………………………………11 (二)中国家庭的危机………………………………………………·12 (三)家庭危机对社会的影响…………………………………………16 三、追问家庭幸福……………………………………………………·20 (一)调查与分析……………………………………………………·20 (二)初步的结论……………………………………………………·26 四、如何保障中国家庭的幸福………………………………………·31 (一)弥补政府缺位…………………………………………………·33 (二)补足社区服务短板……………………………………………·35 (三)实施家庭健康行动……………………………………………·37 五、参考文献…………………………………………………………·41 六、写作经过…………………………………………………………·44 谁来保障中国家庭的幸福 ——由《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