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一: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为先杯”作文比赛评审表
作品标题 参赛组别 作文题号 作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所在学校、
年级、班级 指导老师 老师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QQ号 作者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电邮
诚
信
签
名
珍 爱 名 誉 拒 绝 抄 袭
我的上述作文的主要情节、细节、语言均为本人原创,没有抄袭行为,也没有刻意模仿,确实出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有抄袭,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
作者签名: 初评
等第 复评
等第
附件二:
第九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3-2014)初赛赛题(供选择)
总主题:美丽中国,青春梦想
一、总主题设计背景
1.“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的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表达了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期盼。而在我们悠久而丰富的中华文明里,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的先人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把人类视作自然界中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鲜明地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华文明的极大弘扬。
2.“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应缺席。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关乎美丽中国,只有把低碳生活、节约能源资源内化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真正落到实处。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
3.梦想寄寓的是人们的期盼与诉求,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肩负的责任不尽相同,对“中国梦”认知的切入点无疑会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呈现五彩缤纷的理想画卷。个人的理想和幸福总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也正是由无数个有特性、具象化的国民理想,汇就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想。这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永恒道理。因此,实现“中国梦”还需每个人立足本职、从我做起的扎实努力。
4.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更需要中学生的激情和创造。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代中学生不可能置身事外,更不应该将此作为负担。中学生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为了充分尊重当代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让广大青少年真正做起“中国梦”,投身“中国梦”。并以青春梦想串联励志之旅,从励志感悟寻访圆梦征程,引领广大青少年焕发热情与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本届大赛的总主题具体命名为:美丽中国,青春梦想。
二、总主题内涵解读
1.“美丽中国”概念是美学概念、生态学概念和社会学等多学科概念的统一,是学术概念与治国理念的高度统一,是时代趋势、人民呼声与集体智慧的统一。它有三个基本点:一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三是“美好生活”这一奋斗目标。因此,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是世界视野、国家高度和百姓感受的统一,是中国价值、中国目标和中国道路的统一。而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五位一体的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将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中国梦”里,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全面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梦想。同样,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3.每一个中国人需要把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中去,作为中学生更应如此。只要胸怀理想,满怀激情,敢于担当,敢于创造,不懈奋斗,投身中国实践,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发挥生力军作用,用“青年梦”托起“中国梦”。
三、总主题下的命题要求
1.中国的未来在于今天的塑人,教育塑人最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塑人的最高境界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激情和创造,这就要求本次大赛的命题达到“切入角度巧妙,表现方式灵活,价值取向鲜明,实践操作可行”的总体目标。
2.大赛的具体命题一定要注意把握总主题的内在联系:“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一种具体愿景体现,“青春梦想”则既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案.doc VIP
- 松下DC-GX9GK高级功能说明书说明书.pdf VIP
-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ppt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1 《单元写作小专题》.ppt VIP
- 道路白改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八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2025年医德医风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ZOOM声乐乐器H8 使用说明书 (Chinese)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