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 An introduction of game theory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弈的基本概念 均衡(equilibrium):所有参与人最优战略的组合; 结果(outcomes):我们所感兴趣的东西。其中,参与人、行动、结果合称博弈规则 博弈的分类Ⅰ 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区别: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 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是效率、公平、公正。 非合作博弈则主要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择策略使得自己的收益最大,强调个人理性。 目前经济学家谈到博弈论主要指的是非合作博弈,也就是各方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最后达到均衡。 博弈的分类Ⅱ 从行动顺序角度: 静态博弈。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并且只选择一次 “同时”是一个信息概念,而不一定与日历上的时间一致; 动态博弈。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 博弈的分类Ⅲ 从拥有信息角度: 完全信息博弈:每个参与人对所有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 不完全信息博弈 将二角度结合,博弈有四种: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博弈的划分 行动顺序 信息 静态 动态 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纳什均衡 纳什(1950,195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泽尔腾(1965) 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贝叶斯纳什均衡 海萨尼(1967-1968)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 泽尔腾(1965) Kreps 和Wilson(1982) Fudenberg 和Tirole(1991) 零和博弈:也称“严格竞争博弈”。博弈方之间利益始终对立,偏好通常不同—猜硬币,田忌赛马,石头-剪刀-布 常和博弈:博弈方之间利益的总和为常数。博弈方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且是竞争关系—分配固定数额的奖金、利润,遗产官司 变和博弈:零和博弈和常和博弈以外的所有博弈。合作利益存在,博弈效率问题的重要性。—囚徒困境、产量博弈、制式问题等 博弈论的早期研究 博弈论历史没有公认答案 对具有策略依存特点决策问题的研究可上溯到18世纪初甚至更早 博弈论真正的发展在本世纪 博弈论总体上仍然是发展中的学科 2000年前我国古代的“齐威王田忌赛马” 1500年前巴比伦犹太教法典“婚姻合同问题”等。 1838年古诺寡头模型。 1883年伯特兰德寡头竞争模型。 1913年齐默罗象棋博弈定理 、“逆推归纳法” 1921-1927年波雷尔混合策略的第一个现代表述,有数种策略两人博弈的极小化极大解 1928年诺伊曼和摩根斯坦扩展形博弈定义,证明有限策略两人零和博弈有确定结果 博弈论的形成 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博弈论和经济行为》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1944 引进扩展形(extensive form)表示和正规形(normal form)或称策略形(strategy form)、矩阵形(matrix form)表示 提出稳定集(stable sets)解概念 正式提出创造博弈论一般理论的主意 给出博弈论研究的一般框架、概念术语和表述方法 博弈论的成长和发展 第一个研究高潮,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 1950年纳什提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概念和证明纳什定理,发展非合作博弈的基础理论。 1950年Melvin Dresher和Merrill Flood在兰德公司(美国空军)“囚徒的困境”(Prison’s dilemma)博弈实验,(Howard Raiffa)独立进行这个博弈实验; 1952-1953年期间(L. S. Shapley)和(D. B. Gillies)提出“核”(Core)作为合作博弈的一般解概念 Shapley提出了合作博弈的“Shapley值”(Shapley value)概念等。 奥曼(R. J. Aumann)“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博弈论历史上令人振奋的时期,原理已经破茧而出,正在试飞它们的双翅,活跃着一批巨人。” 博弈论发展的青年期 5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70年代 1954-1955年提出了“微分博弈”(Differential games)的概念。 奥曼则在1959年提出了“强均衡”(Strong equilibrium)的概念。 “重复博弈”(Repeated games)也是在50年代末开始研究的,这自然引出了关于重复博弈的“民间定理”(Folk theorem)。 1960年(Thomas C. Schelling)引进了“焦点”(Focal point)的概念。 博弈论在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 Biology)中的公开应用也是在60年代初出现的。 塞尔腾(Selten)1965提出“子博

文档评论(0)

aqlsxc66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