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的加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windows xp/2003安全加固 2 一、系统的安全加固: 2 2.组策略配置: 2 3.本地安全策略设置: 3 4.本地账户策略: 4 5. 修改注册表配置: 4 5.1 通过更改注册表 4 5.2 修改数据包的生存时间(ttl)值 4 5.3 防止syn洪水攻击 4 5.4禁止响应icmp路由通告报文 5 5.5防止icmp重定向报文的攻击 5 5.6不支持igmp协议 5 5.7修改3389默认端口: 5 5.8 设置arp缓存老化时间设置 5 5.9禁止死网关监测技术 5 5.10 不支持路由功能 6 6. 禁用服务 6 7.解除NetBios与TCP/IP协议的绑定 6 8. 使用tcp/ip筛选 7 9.禁止WebDAV 7 二、iis 加固方案: 7 1. 仅安装必要的 iis 组件(禁用不需要的如ftp 和 smtp 服务) 7 2. 仅启用必要的服务和 web service 扩展,推荐配置 7 三、sql服务器安全加固 12 第二部分:杀毒软件选型 14 一、杀毒软件选型 14 二、六款网络版杀毒软件与最终选型结 15 三、三种杀毒软件的功能特点 16 3.1瑞星全功能安全软件2010三大亮点细看 16 第三部分:入侵检测系统选型 27 一、为什么需要入侵检测系统 27 二、 如何评价入侵检测系统 28 三、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型 29 五、部署Strata guard入侵检测防御系统 31 第四部分:数据备份 42 一、数据备份概述 42 二、目前数据备份主要方式 42 三、备份数据的重要性 43 四、GOEST系统备份方法 45 第一部分:windows xp/2003安全加固 我们通过一下几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固:   1. 系统的安全加固:我们通过配置目录权限,系统安全策略,协议栈加强,系统服务和访问控制加固您的系统,整体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   2. IIS手工加固:手工加固iis可以有效的提高iweb站点的安全性,合理分配用户权限,配置相应的安全策略,有效的防止iis用户溢出提权。 3. 系统应用程序加固:提供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例如sql的安全配置以及服务器应用软件的安全加固。 一、系统的安全加固: 1.目录权限的配置:   1.1 除系统所在分区之外的所有分区都赋予Administrators和SYSTEM有完全控制权,之后再对其下的子目录作单独的目录权限,如果WEB站点目录,你要为其目录权限分配一个与之对应的匿名访问帐号并赋予它有修改权限,如果想使网站更加坚固,可以分配只读权限并对特殊的目录作可写权限。   1.2 系统所在分区下的根目录都要设置为不继承父权限,之后为该分区只赋予Administrators和SYSTEM有完全控制权。   1.3 因为服务器只有管理员有本地登录权限,所在要配置Documents and Settings这个目录权限只保留Administrators和SYSTEM有完全控制权,其下的子目录同样。另外还有一个隐藏目录也需要同样操作。因为如果你安装有PCAnyWhere那么他的的配置信息都保存在其下,使用webshell或FSO可以轻松的调取这个配置文件。   1.4 配置Program files目录,为Common Files目录之外的所有目录赋予Administrators和SYSTEM有完全控制权。   1.5 配置Windows目录,其实这一块主要是根据自身的情况如果使用默认的安全设置也是可行的,不过还是应该进入SYSTEM32目录下,将 cmd.exe、ftp.exe、net.exe、scrrun.dll、shell.dll这些杀手锏程序赋予匿名帐号拒绝访问。 1.6审核MetBase.bin,C:\WINNT\system32\inetsrv目录只有administrator只允许Administrator用户读写。 2.组策略配置:   在用户权利指派下,从通过网络访问此计算机中删除Power Users和Backup Operators;   启用不允许匿名访问SAM帐号和共享;   启用不允许为网络验证存储凭据或Passport;   从文件共享中删除允许匿名登录的DFS$和COMCFG;   启用交互登录:不显示上次的用户名;   启用在下一次密码变更时不存储LANMAN哈希值; 禁止IIS匿名用户在本地登录; 3.本地安全策略设置:   开始菜单—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   A、本地策略——审核策略   审核策略更改 成功 失败   审核登录事件 成功 失败   审核对象访问失败   审核过程跟踪 无审核   审核目录服务访问失败   审核特权使用失败   审

文档评论(0)

liangliangyaj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