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人先进事迹:感 受 胸 怀
                      
       比大地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蓝天,比蓝天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XX年4月18日,全国劳模、64岁的嘉定区安亭镇塔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吴世琪离开了岗位。走出村委会办公室时,吴世琪用一个塑料袋带走了与他相伴多年的4件东西:一本党章,一本党员干部纪律处分条例,一本塔庙村村规民约,一只旧茶杯。
       然而,他留给村里的家底是殷实的,离任审计表明:塔庙村现有固定资产和自有资金总额达3.亿元。
       他留给年轻干部的临别赠言是激人奋进的:希望你们永远惦念着村上的老百姓,把塔庙村建成全市、全国最富有的村,让塔庙村的村民过上最好的日子。
       吴世琪在任24年,村级经济增长了400多倍。XX年,塔庙村8家村办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亿元,实现利润8500万元,职工劳均分配2.万元,全村人均收入万元,农民年养老金人均6000元。
       吴世琪是塔庙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这些年,塔庙村累计获得过几十个市、县、区级先进文明称号,其中1997年就拿到了6项市级文明奖。吴世琪个人一次被评为全国劳模,三次被评为上海市劳模,两次当选为市人大代表。
       这一次,村上老党员给镇党委的联名信再也没有留住他。吴世琪带着两袖清风离任了,留给村民的是宽阔深厚的爱,绵延不绝的情,永远搏击的劲。
       农民的根本利益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塔庙村是一块福地,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和一批为汽车配套、服务的企业都坐落在塔庙村的范围内。但是,在改革开放前,摆弄泥巴的塔庙人离不开一个“穷”字。1980年,吴世琪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农村发展,无工不富,吴世琪从江阴取到了“真经”,请上海师傅帮助搞工业。1984年,塔庙村创办了第一家汽车修理厂,算是走上了汽车的“道”。
       真正的机遇出现在1985年,当时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上海汽车厂搬迁到塔庙村。吴世琪全力以赴做好征地、动迁、建造新厂房的工作。
       塔庙村的农民是有眼光的,在旧宅拆除,新居未建的时候,村民们在雪地里搭起帐篷过冬。吴世琪挨家挨户地到帐篷中探望农民,竟没有一人吐出怨言。
       望着这些为村级经济发展作出无私奉献的村民,吴世琪很动情,乡村的农民为了实现致富的理想和抱负,要比城里人付出更为艰辛的一层。就凭这一点,他也要舍命为村民们做点事。经过多方斡旋,1986年,塔庙村建立了上海牌汽车特约维修站;1989年,塔庙村投资1000万元,建立上海客货车配件厂,生产上海牌客货两用车,这在周边地区引起轰动。
       就是这一步棋子,使塔庙的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90年出样车,1991年产量达到上千辆,村工业产值超过亿元,工业利润达到1056万元,塔庙村跃居上海村级经济第四位。
       经济发展了,有人劝他把企业拍卖给个人。吴世琪不同意。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他说,这些年来,塔庙的发展不纯粹依靠个人的能力,靠的是塔庙村在汽车城中黄金般的土地资源,靠的是改革开放政策给塔庙村提供的历史机遇。
       吴世琪要用集体经济的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吴世琪谈到,塔庙村遇到过两次经济发展的困境,靠集体经济的力量才转危为安。
       第一次是1992年,上海牌轿车下马,这给红红火火的塔庙经济带来惨重打击,车间停产,厂房空关,村民下岗。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吴世琪找来了村委班子的成员,共商对策。
       集体经济的力量,加上吴世琪的努力,塔庙村开发了两个汽车大项目:
       由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合作,建立大众轿车安亭储运中心,经过几年运作,建成了占地400亩、年吞吐轿车90万辆的全国最大的轿车集散地,仅此一项就为塔庙村带来经济收入数千万元。
       创建同舟焊接厂,专门为上海大众配套生产汽车焊接件。这家企业的创建,工业滤布成为塔庙村经济的支柱,目前,上海大众150多个点凸焊零部件系列产品全部由同舟厂供应,年产值达到7亿元。
       1999年,塔庙经济随着上海汽车工业的大调整,又陷入了第二次困境。那年,上海汽车集团与外方合资成立汽车销售总公司,农方股份全部退出,塔庙村因此每年减少收入3000多万元。
       为避免村级经济出现大滑坡,吴世琪果断地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挖潜改造,为现有企业增添生机,另一方面顺应大众车型更新、提高的需要,提升配套层次,实现同步接轨,使塔庙村级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增长点。
       塔庙村两次从困境中走出,使吴世琪看到了村级经济的力量,他说,塔庙村经济是搭着汽车工业的金凤凰飞起来的,它的发展必须顺民意、谋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