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內 容 提 綱 一. 基礎工業工程概述 二. 現場IE改善 三. IE活動的導入與推進 四. 現場IE必備能力 一.基礎工業工程概述 1.什么是工業工程(IE)? IE定義示意圖 3.IE的基本意識 省則賺的思想 4.IE的改善意識(1) 4.IE的改善意識(2) 二.現場IE活動 三.IE活動的導入與推進(1) 三.IE活動的導入與推進(2) 四.現場IE必備能力 1.手法名稱:動作改善法,簡稱為“動改法”,是:省力動作原則,省時動作原則,動作舒適原則,動作簡化原則 在生產過程中,物(MATERIAL),機器(MACHINE)及人(MAN)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因此每一件工作的完成都具有一共同的因素-人。在每一製造程序中或每一機器的操作中總有人運用他的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在操作。雖然同樣一項工作,每個操作者都有同樣的手,腳等身體部位,然而其作業效率卻往往相差很懸殊。因此,科學家、工程師與科學管理者乃對人體的操作狀況加以研究分析,以尋求一最經濟有效省力省時的動作方式。 動改法概念 2.目的 學習有關動作經濟的二十二個基本原則。應用這些原則來改善個人、家庭及公司內的工作改善,以達到舒適,省力、省時,有效率的境界。 3.意義 3.1為配合人體及手之動作,將有關之事物,歸納出最省又省時的動作原則,用以檢視工作場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否改善之處,以減少工作人員的疲勞並提高工作效率。 3.2動作經濟原則為”吉爾勃斯”(Gilbreths)所首創稱為”動作經濟與效率法則”後經若干學者詳加研究改進而成,稱之為”動作經濟原則”. 3.3動作經濟原則可分為三大類二十二項。 動改法概念 3.4三大分類為: 1) 有關於人類運用方面之原則,共包含10項。 2) 有關於工作場所之佈置與環境之原則,共包含8項。 3) 有關於工具和設備之設計原則。共包含4項。 詳細之22項原則將在後面詳加介紹。 4.應用範圍: 4.1適用於生活上個人及家庭內之工作改善。 4.2適用於工廠或辦公室有關於人體工作方面的改善。 動改法概念 5.功用 5.1減少操作人員的疲勞。 5.2縮短操作人員的操作時間。 5.3提高工作的效率。 一﹑有關人體動作方面 1﹑雙手并用原則﹔ 2﹑對稱反向原則﹔ 3﹑排除合并原則﹔ 4﹑降低等級原則﹔ 5﹑免限制性原則﹔ 人體各部分動作等級分類 二﹑有關工具設備方面 1﹑利用工具原則﹔ 2﹑萬能工具原則﹔ 3﹑易于操作原則﹔ 4﹑適當位置原則﹔ 三﹑有關場所布置方面 1﹑定點放置原則 2﹑雙手可及原則 3﹑按工序排列原則 4﹑使用容器原則 IE手法二﹕雙手法 1.手法名稱:雙手操作法,簡稱為“雙手法” 2.目的:學習有系統的記錄人體雙手(足)動作的過程。 3.意義:以圖表的方式,來記錄操作者雙手(足)的動作過程,藉此記錄來做進一步之分析及改善。 4.應用範圍: 4.1適用於以人為主的工作; 4.2專注於某一固定工作地點之研究; 4.3該件工作有高度重複性 5.双手作业分析的特征 主要研究对象是操作者的双手 借助于双手作业图进行分析 6.双手作业分析的目的 研究操作者双手的动作使其平衡 发掘“独臂式”的操作 发现拌手,找寻笨拙而无效的动作 雙手法作業圖的繪制 6.3 :代表“移動”,表示手由一地點移動到另一地點。 6.4 :代表“把持”,一手握住一個物體,另一手正式在工作,此時握住東西之手,是為“把持”之狀態。 6.5 :代表“等待”,一手正在等待下一個動作。 6.6 :代表“作業”或“操作”,手正從事有生產性的動作,皆是。 例如將物體結合在一起,分開、彎苗、轉動、對準、拿起、放下、抓取等等。 示例 双手作业分析的要点与改进 要点 减少动作 排列最佳顺序 合并动作 平衡双手 案例1 定義﹕ 不管誰去做﹐不管做法如何﹐也不管做多少數量﹐結果是一樣的﹐不會發生偏差。簡單的說﹐就是不管愚笨的還是心不在焉的人去做﹐都可以防止他做錯的方法。 具體表現﹕ 1﹑即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不需要注意力﹔ 2﹑外行人來做也不會錯---不需要經驗與直覺﹔ 3﹑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都不會出差錯---不需要專門知識和高超的技能。 防呆法基本原則 A.輕松原則---難以辨認﹑難拿﹑難動等作業﹐使作業員容易疲勞而發生失誤。 可以這樣進行改善﹕ 用不同顏色區分---容易辨認 加上把守---容易拿 使用搬運器具---動作輕松 B.簡單原則---需要高度技能與直覺的作業,容易發生人為失誤。考慮用治具及工具,進行機械化,使新進人員或支援人員也不容易出錯。 C.安全原則---有不安全或不安定因素時,加以改善使其不會有危險;馬虎作業或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