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套卷]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套卷]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非文学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文言文课内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4~7题(每小题3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