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放光芒.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放光芒   【摘 要】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能力难以提高,本文试图从语文的基本特性角度寻找提高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用语文去自由地反映生活,加之适当的作文技巧传授,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得以提高。   【关键词】语文 人文性 工具性 提高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65    许多学生深感作文难,一提起作文就皱眉头,面对作文题目无从下手,心里一片茫然。作文真那么可怕、真那么难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能找到突破口,善于引导,学生勤于练笔,写作应是一件轻松、愉快、容易的事。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从教经验,认为,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使其大放光芒。以下,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抓住课堂,引导学生深挖、广挖课文的人文内涵    古人认为写文章在于表现作者的气韵,并把“文气”作为评判文章优劣的标准。什么是文气呢?简单地说,文气就是充盈于文章中的人文精神。是作者的价值取向,也是作者人生观的体现。它决定一篇文章的思想内涵。鲁迅曾说过,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1]。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我们的语文新课标不是也要求语文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吗?我想,落实这一目标,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文气”。我们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以课文为契机,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文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课文的氛围中接受情感的熏陶,把握价值取向,从而形成自己看待事物,评判事物的态度。这就等于让学生养“气”。如果学生在写作中能将自己所养之气贯注于文章中,至少解决了学生作文无可抒之情,无可达之意的问题,文章就有了鲜明的主题。    二、注重课堂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学生有了对课文中传达的情感、价值观的认识,这还不够。要知道,中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的发育阶段,他们很容易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最容易丢弃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如果不及时对学生已接受的思想观念加以巩固,那么这些观念也只能在他们心中如过眼烟云。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课堂练笔这一环节,结合学生在课堂中吸收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精神,结合作者的行文技巧和语言特色,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写作氛围,让他们学着用作者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课堂随笔可以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也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运用到“练笔”的实践中去。课堂练笔要贯彻“从读悟写”,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对学生的写作我们还要及时作出评判并给以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慢慢感到写作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就会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跳出课本,引导学生自由读写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写作能力,光靠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好比做数学题,学了几个例题而不去巩固练习,是不能掌握其中的数学定则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将学生的语文接触层面引向课外。具体说,应做好以下两方面。    第一,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才能增强语感。古人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是没有道理的,它表明写出好文章是建立在广泛阅读基础上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视为一项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选择那些古今中外思想性艺术性高的文学精华加以阅读,还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每周都要给学生圈定一定的阅读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将学生的阅读所得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精读课外书籍,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写作文还有什么困难呢?    第二,让写作走进学生的生活。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科学。如何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呢?那就是要将语文引向学生的生活。早在一九二七年,陶行知先生首先高举起“生活教育”的大旗,实施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他认为,“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2]。新课程还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强调课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这不就是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教育吗?    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让作文真正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