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建水一中 刘云波 2524A0368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取得的重要科学成就。明白祖冲之的圆周率、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是这一时期在数学、农学、地理学方面最突出的成就。同时明白这些成就对世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这一时期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树立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志向和为祖国成为世界强国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理想。 通过学习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推算 ● 教学手段:多媒体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迁移,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民族大融合,而北方人口大量向南方迁移,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统计显示,在中国位居世界第一的100项发明与发现中,这一时期就占到了20项之多。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看看谁是这一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学习完之后,我们对其进行颁奖。 讲授新课: 一、祖冲之与圆周率 [老师讲述]提到这一时期的科学家不可谓不多,但是有一个人物却是不可忘记的,他就是祖冲之,那么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祖冲之。 [学生介绍]…… [老师总结]祖冲之首先要明确一点他是南朝时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幻灯片展示)小时候他的父亲也向大家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心切,当祖冲之9岁的时候就让他背《论语》可是祖冲之对这一套偏不感兴趣,背了两个月竟然只背了十多行,气得父亲直打骂。但父亲也发现了小冲之和他一起在书房推测星象时,思维十分活跃,还翻遍家里所有天文历书。有一次当时研究天文很有成就的官员何承天问祖冲之:“ 小兄弟,天文这东西研究起来很辛苦,又升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你为什么要钻研它?”祖冲之大声回答道:“我不求升官发财,只想弄清楚天地的奥密。” 就凭着浓厚的兴趣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祖冲之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也就是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比欧洲早了将近1000多年。(幻灯片展示)那么现在我问了在祖冲之之前有没有人对圆周率进行探讨。 [学生回答]……(幻灯片展示) [教师]展示祖冲之之前的研究情况。并提问圆周率怎么计算? [学生回答]……(幻灯片展示) [教师讲解]刘徽的割圆术,从圆内接正六边形起,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它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所以圆周率=圆周:直径≈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直径。那么组冲之就是用这种方法一直割一直割,将圆内正多边形接到正24576边形的时候,终于得出了小数点后第7位的值。要注意一点的是,这时并没有计算机,甚至连算盘都没有,所以这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祖冲之是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完成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么除此之外,祖冲之还有什么贡献? [学生回答]《缀术》、大明历(幻灯片展示) [老师]没错,正因为祖冲之做出如此大的贡献,俄罗斯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我国也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展示图片) 二、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老师]提到祖冲之呢,这一时期在北方还有一位与祖冲之齐名的农学家,他是? [学生]贾思勰 [老师]那么谁来介绍? [学生介绍]…… [老师总结] 贾思勰北魏农学家(幻灯片展示),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幻灯片展示) 《齐民要术》主要记载了我国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