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11一轮考前文言实词专题指导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1、 字形分析,看形推义。
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均可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归园田居》)
“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网)、罟(网)、罩、罹”等。
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徐)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
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
(1)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赂”。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晏子治东阿》)、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少”。
(2)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危乎高哉!(《蜀道难》)亡去不义。(《鸿门宴》)
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危”为“正”义,成语有“正襟危坐”。“亡”有“逃跑”义,“北”有“失败”义,成语有“追亡逐北”“亡命天涯”,词语有“逃亡”“败北”等。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3)联想课文。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帮助我们判断。如: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鸿门宴》中有:“不如因而善遇之”,“遇”为“对待”之义,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4、推断句法,理其结构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①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②愿陛下矜悯愚诚。(李密《陈情表》)③其一犬坐于前。(《狼》)“愚”:例①中作主语,我;例②中作定语,我的。例①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因为它前面不能再补出主语。由此可知,“愚”符合名词特点(作主语、定语),词性应为表谦敬的名词。例③,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其实,这里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正确的译文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又如“为之”这一结构中的“为”,是介词,还是动词?①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②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例①“为之”后是动词“泣”,“为”为介词。例②“为之”后是名词“所”,“为”为动词。因此,其区分格式应为:“为之”+动词→为:介词;“为之”+名词→为:动词。
5、常规不通,通假代入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4.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2)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这两题每句的翻译要注意,实词“振”通“赈”,应译为“救济”;“罢”是通假字,通“疲”,应译为“疲乏、疲惫”。根据前后文,“振”后带有宾语,译为“振作”说不通,就要考虑通假。“民罢于征发”,如果按常规理解,“罢”有“停止、完结、罢官”的意思。老百姓不可能停止“征发”,那是当官的权力。因此要考虑通假。《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OLMO洗衣机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课件.ppt VIP
- 配件部经理岗位职责(24篇).docx VIP
- (人教2024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 大单元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TCECS 179-2023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pdf VIP
- 数字孪生及车间实践第二篇数字孪生研究体系.pptx VIP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试卷含参考答案与习作例文精品.pdf VIP
- 2024版行政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数字孪生及车间实践第一篇数字孪生的内涵及研究应用现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