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科学求效 全面提高 ——06年中考数学复习建议 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 周 斌 Tel:05148180391 Email:byzb0514@126.com 正确对待复习 ? 复习是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过程 通过复习,可以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系统掌握、全面提高、综合运用。 通过复习,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 复习课的特点之一是:“理”.即对所学的知识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 复习课的特点之二是:“通” .即对所学知识理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融会贯通。使初中数学知识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 复习课的特点 树立三个观念 ? 教师要树立创新的观念 运用一题多拓,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引导一题多变,深化思维的灵活性 提倡一题多解,提高思维的独创性 ? 教师要树立研究的观念 ? 教师要树立信息开放的观念 教师在复习中,要逐步从传统的传道授业的讲坛上走下来,转变为探究性复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收集与处理加工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直接牵涉到能否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明确二轮复习目标 复习课中一些不良的现状 教师没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和具体的复习要求 教师缺乏对新教材知识体系的研究和把握 复习课教学的模式单一、陈旧 完成各部分知识的条理、归纳、整合,使各部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力求实现“基础知识重点化、重点知识网络化、网络知识题型化、题型设计生活化”。 二轮复习目标 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学生的综合训练为主体,减少重复,突出重点。尤其在数学的应用方面,注意数学知识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穿插专题复习,适当练习中考热点题型。 数学的应用意识从根本上讲就是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事物。笛卡尔有句名言“所有的问题根本上都可以看成是数学问题”,充分诠释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对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变形、图形的绘制、命题的证明都作到思路清晰、因果分明、严谨有据、严密有序。 复习课“六要六不要” ? 要系统整理,不要堆积知识; ? 要旧中有新,不要重复旧知; ? 要设计线索,不要一盘散沙; ? 要讲练结合,不要走极端; ? 要训练思维,不要搞题海战术; ? 要综合应用,不要只抓基础训练; 练习设计的十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典型性原则 6、针对性原则 7、启发性原则 8、趣味性原则 9、周期性原则 10、渗透性原则 习题训练课的教学程序 注重 选 题 注重 过 程 注重 示 范 注重 拓 展 注重 总 结 注重 反 馈 案例1:课题:特殊四边形 考试动向 特殊四边形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题型有填空、选择、解答、证明题,分值所占比例为6%~9%。 1.对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定义的理解。 2.对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性质与判定条件的理解。 3.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证明与应用。 4.利用特殊四边形性质与面积公式解决有关的几何题。 5.将四边形与方程、函数及实际情景问题结合运用。 难点疑点 图1 (1)基本技能 例1 (2005 佛山)如图1,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图案,则这个图案中的等腰梯形的底角(指锐角)是 度. 典例讲析 解析:找出图中隐含的信息 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2,等腰梯形ABCD中,AD∥BC,AE∥DC,∠B=60°,BC=3,ΔABE的周长为6,则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 A.8 B.10 C.12 D.1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 四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 答案选A. 例2 (2005 潜江) (2)能力提升 例3 (2005 济宁)如图3,喜爱剪纸的小芳拿了几张正方形的纸如图3(1),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3(2),再对折一次得图3(3),然后用剪刀沿图3(4)中不同位置的虚线剪去一个角,打开后的形状如图4, 请将图3(4)与图4中的相对应的 图形用线段连接起来。 解析:本题是以正方形为载体的操作型试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解决问题关键是弄清图形的折剪情况. ? 说明:操作型试题大都联系实际、内容丰富、解法灵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注重考查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图形的对称性是解题的关键。 如图6,我们可以发现: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