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脱分化 再分化 (六)组织培养的应用 1、植物体的无性快速繁殖及脱毒 2、花粉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3、人工种子 4、药用植物的工厂化生产 5、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第四节 植物的生长分析 一、生长速率 表示方法 绝对生长速率 相对生长速率 1. 绝对生长速率(absolute growth rate,AGR) 指单位时间内植物的绝对生长量。 或者 式中:Q——数量,可用重量、体积、面积、长度、直径或叶片数目来表示; t——时间,可用s、min、h、d等表示。 2. 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 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比值,或者说原有物质在某一时间内的增加量。 或者 式中:Q——原有物质的数量;dQ/dt —— 瞬间增量。 3.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 式中:L——叶面积; dW/dt ——干物质增量。NAR的单位为:G=g.m-2.d-1。 式中:L/W就是叶面积比,即LAR=L/W。 RGR相对生长速率 = LAR(叶面积比)× NAR(净同化率) RGA---植株生长能力的指标 LAR---实质代表光合组织与呼吸组织之比(早期大,随年龄而下降) NAR—主要因素 3. 生长分析 相对生长速率、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与叶面积比(leaf area ratio, LAR)常用作植物生长分析的参数。 二、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growth periodicity)。 (一)植物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 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无论是细胞、组织、器官,还是个体乃至群体,在其整个生长进程中,生长速率均表现出“慢-快-慢”的节奏性变化。通常,把生长的这三个阶段总和起来,叫做生长大周期 假若以时间为横座标,以生长量为纵座标,就可以给出一条曲线,叫生长曲线.生长大周期的曲线则为S形曲线; 生长大周期产生原因: 对于某一器官或组织来说,生长大周期与细胞生长的三个阶段有关(分裂期、伸长期、分化期)。 对个体与群体来说,生长大周期的出现与光合面积有关. (二)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daily periodicity)。 植物生长随着昼夜交替变化而呈现有规律周期性变化相现象 (三)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seasonal periodicity growth) 植物一年中生长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植物对环境周期性变化的适应。 三、植物生长的相关性(correlation) 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叫做生长的相关性 由于两者在营养上的相互依赖与供求矛盾造成的。 (一)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 1.相互协调 原因 2.相互制约 物质竞争 物质供应 信息传递 指植物地下部与地上部的重量比。 凡是影响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因素都会影响根冠比。 (1)土壤水分状况 (2)土壤通气状况---良好透气,增加R/T 3.根冠比(R/T) P,K 多 P,K 少 R/T (3)土壤营养状况 N多, R/T N少, R/T 降低时 , 会增加根相对重量 , 而减少地上部分相对重量 , 根冠比值增高 ; 稍多, 减少土壤通气而限制根系活动,而地上部得到良好水分供应 ,生长过旺,根冠比值降低。 (4)光照 强,加速蒸腾,地上部生长受抑制,R/T加大 弱,向下运输光合产物减少,影响根系生长,R/T变小 (5)温度 (6)修剪整枝 (7)小麦深耘断根 气温稍高有利于地上部生长—R/T 减小。 果树修剪和棉花整枝有延缓根系生长而促进茎枝生长的作用。 促进新根的产生,促进地上部生长。 在农业生产上,可用水肥措施、修剪、生长调节剂等来调控作物的根冠比,促进收获器官的生长 气温低,地下部还可以生长---R/T 加大 (二)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 1.顶端优势(apical dominance) 植物主茎的顶芽抑制侧芽或侧枝生长的现象。 2、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 营养学说 顶芽构成了“营养库”,垄断了大部分营养物质。 激素学说 植物的顶端优势与IAA有关。主茎顶端合成的IAA向下极性运输,在侧芽积累,而侧芽对IAA的敏感性比茎强,因此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研究表明,顶端优势的存在受多种内源激素的调控。 原发优势(Primigenic dominance)假说Bangerth(1989) 。 要点:器官发育先后顺序可决定各器官间优势顺序,即先发育器官的生长可抑制后发育器官的生长。 原因:先发育器官(如顶端)合成并且向外运出的生长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