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改改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新技术及需要注意事项 一、高层建筑施工控制测量技术(内控法) 2007年在辽源市东方新城D座28层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测量控制技术的采用既保证了高层建筑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又达到了速度快,节省人工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本公司在建筑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关键词]高层建筑、控制测量、内控网、平差等。 1、工程概况 辽源市东方广场D座位于辽源市东方广场北侧,商贸城南侧,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八层,总高度93m,总建筑面积2.8万㎡,平面图形为长方形,大楼的垂直度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是本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 2、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高、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情况,而且在电梯的安装中垂直度的要求较高,在施工测量过程中竖向投测精度要求高,必须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测设方法,开工前要测设足够精度的场地平面控制网,以保证整个高层施工中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3、 控制方式的选择: 本工程处于繁华地段,场地狭窄,北邻商贸城,东西相邻C座、E座,又有基坑开挖,不具备建外控网条件,必须采用内控法。所谓内控法就是建立内控网,用以进行轴线的引测,楼面的放线。 4、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建筑的定位放线→建立轴线控制网→建立内控网→控制引测→楼面施放控制线、轴线放线→校核 5、施工准备 a)、人员配备: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及测设轴线控制网阶段4人,轴线投测及楼面放线阶段3人,校核增加1人。 b)、仪器检校 测量中所用激光铅垂仪、经纬仪、塔尺、钢尺必须送仪器检定部门检定,处于有效期内,测量前要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校。 6、建筑物定位放线: 根据辽源市规划办测定的建筑物,北墙东西两个角点,与设计图纸尺寸校核后,确定北墙基准线及东西北角点,利用钢尺、经纬仪将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放出并引测到南北两侧的硬化路面上(距该建筑物约7m处),并作永久性保护,作为建筑物今后控制主轴线(如图1)将Ⅰ、Ⅱ、Ⅲ、Ⅳ点即为该建筑的控制点,因此施放建筑物的内控网。即控制线a、b、c、d。控制线根据工程的平面特征,距各边墙轴线1.2m距离。a、b、c、d四条线交点,即为控制点。 A’ B’ C’ D’ E’ F’ d a c b G A B C D E F H 图1 7、建筑物的基础放线: 由于本工程地下一层,基坑深度5米,±0.000以下的放线采用方向交汇法。利用设定好的建筑物主控线的引测,采用经纬仪向坑内投测,四条线a、b、c、d交点即为该建筑物控制点。 8、建立内控网: 本工程平面位置呈长方形,用平面交汇法,在一层平面上建立四个内控网点。(见图1),在地下顶板施工时,在内控点位置预埋200×200×6厚钢板,待楼板施工完毕后将四个内控点复核无误后,即在钢板上刻上十字线,作为全过程竖向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以上各层楼面浇筑时,对应于内控点位置均预留150×150传递孔,并在孔四周留设阻水圈。 9、竖向投测: 竖向投测采用激光铅垂仪,7层以下可随时进行,7层以上早6:30分前完成。操作时将仪器安置于一层楼内控制点上,精确调整仪器打开激光器,通过调整使激光点清晰的投测到接收靶上(200*200有机玻璃板)为消除仪器误差,将激光器旋转一周,取激光点轨迹中心,即为垂直线投影点;将四个内控点投测到相应楼层后,对其进行测角量边。复核无误后,即可作为楼面控制线, 10、各层楼面放线: 内控网投测到施工楼层后,以此内控网为依据,利用平行线法放出各轴线的控制线(此系统作用校正线,校模的重要依据,一般距墙、柱500),再利用平行法放出各轴线根据轴线进行细部放线。 11、分段投测: 本工程在具体投测过程采用了分段投测方式,目的是为了提高功效和防止激光散光误差,分段投点的方式;14层以下为一段,14层以上为一段,第一段施工完毕后,将此段起止控制点位精确的投至14层楼面,并进行控制网的检测和校正,确认控制点准确无误后,重新设点,相当于将一段控制网垂直升至14层锁定,作为上段各层的施工控制依据。 12、校核: 每投测段施工完毕,用20#钢线、5kg线锤、人工投点进行对比校核。 13、垂直偏差计算及测量: 1、各层结构完成后,用钢尺直接量取外面各柱列轴线(柱中线垂足)与相应的控制轴线的垂距,此垂距相对应于首层垂距(即设计垂距)之差,即为其纵横偏差xi、yi,作为计算确定每层偏差及建筑物垂直度的依据,如图 图4 垂直偏差计算的数学模型 O—设计形心;O′—实际形心;△χ=χ

文档评论(0)

babiwaw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