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10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剧《定军山》剧照 京剧艺术特征——综合性 唱 念 做 打 京剧艺术特征——写意性 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 京剧艺术特征——写意性 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 京剧艺术特征——写意性 ???????????????????????????????????????????????????????????????????????????????? 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 京剧艺术特征——写意性 舞台行动的写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取决于生活实际,而取决于人物和情节的需要。 舞台行动 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等特点,只考虑与人物塑造的相关性及可舞性。 人物服饰 戏曲脸谱:观众睹脸则知其人,这是戏曲简便、形象的一面。 人物化妆 一桌二椅:桌椅具体指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表演。 舞台布置 写 意 性 指戏曲中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 打 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 做 戏曲中人物间对白或独白的总称,是一种诗歌化、音乐化的戏剧语言。 念 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唱 综 合 性 内容 表现 艺术特征 京剧艺术特征 孟良 专诸 黄盖 李逵 二郎神 胡礼 三、戏曲其它 1、戏曲作用 2、今人态度 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难以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也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所以观众越来越少,只能日渐衰亡。 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样不动地加以保存。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但是它也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反应当前的现实生活,并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 你比较倾向于哪种意见,为什么? 说唱脸谱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喳喳哇…… 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 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 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 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 咙个哩个三大件 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 吸引当代小青年 …… 老爷爷你别生气 允许我分辩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 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 要革新要发展 哇呀呀…… 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 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 …… 课后设计: 思考京剧如何革新发展才能跟上时代潮流?请你在广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京剧革新的措施和办法。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 京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732年元杂剧《赵氏孤儿》被译成法文,取名《中国悲剧赵氏孤儿》。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读后非常欣赏,将它改编为五目剧,取名《中国孤儿》,并在前言中宣称“这是一个巨大的明证,体现了理性和才智最终必然凌驾于愚昧和野蛮之上。”1755年公演后,轰动了整个巴黎。 唐玄宗 华清池梨园   唐代华清宫梨园,亦称随驾梨园,位于华清池大门内西侧,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 导入 陕西十大怪,秦腔吼起来 第11课 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萌芽:傩戏 2、春秋战国:优伶 【思考】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总是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汉画像石——方相氏 方相氏(宋·《三礼图》插图) 西周和汉代,宫中设有驱傩的专职官员,扮方相氏的一个巫师带头大歌。方相氏身披熊皮,头戴黄金面具,有四个眼睛。方相氏一手拿着戈,一手拿着盾,率领率从人扮的“侉子”和十二兽,每逢腊月初一,举行大傩,在宫内边舞边喊,驱逐疫鬼。后传入民间,演化成傩舞和傩戏。 闹社火信子牛车 (清代陕西制造。 纵120厘米,横190厘米)    社火,源于古代的驱傩。陕西的社火,实为傩舞。到明代又将高跷、采莲船、走解、地吊、 锣鼓、细乐,以及傀儡戏加了进来。从驱疫鬼到娱神,发展为元宵节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图中牛车上,由三个孩子扮的《白蛇传·断桥》场面,陕西称为“信子”,即宋代流传至今的“肉傀儡”。孩子扮戏中傀儡人物,或由大人擎到肩上,或载到马车上游行,不说不唱,动作由下边的人指挥。清初,北京称肉傀儡为连像, 后称为耍小孩儿。 2004年8月18日,贵州傩戏傩文化馆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天龙镇落成。该馆藏有上百面精致的地戏脸谱以及演地戏使用的法器和道具等。贵州省拥有苗族、土家族、仡佬族、汉族等民族的傩堂戏、彝族的撮泰吉

文档评论(0)

2266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