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机与归因 一 动机 三个泥瓦匠 有三个泥瓦匠正在工作。 有人问那几个匠人在做什么。 第一个人冷淡地说:“我在垒砖头。” 第二个工人认真地说:“我在砌一堵墙。” 但是第三个泥瓦匠热情洋溢、充满自豪地回答说: “我在设计建造一座宏伟的寺庙。” 若干年过去了,第一个泥瓦匠还是泥瓦匠;第二个泥 瓦匠成了工地负责人;第三个泥瓦匠成了赫赫有名的建筑 设计师 一 动机 1、 什么是动机? 发动并维持活动的倾向或意向; 或者说: 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动机概念三要素: 内在起因(本能、需要、驱力等) 外在诱因(目标、奖赏、利益等) 中介调节作用(自我调节) 一 动机 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来源于主观内部的原因。内部动机以 生物性需要为基础,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实现自我价值,体验快乐和成功满足感。形成一 种内部奖励,对人祈祷激发的作用。 外部动机:来源于客观外部的原因。以社会学需 要为基础,通过活动获得相应的外部奖励或避免 惩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学需要。它是汲取外部力 量的动机,是从外部对行为的驱动。 一 动机 3、动机的作用 始发作用 指向或选择作用 强化作用 一 动机 4、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动机是需要的动态表现,需要处于静态时则不成为动机。 一 动机 5、活动动机对活动效果的影响 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活动效率; 简单的活动任务需较高的动机水平; 复杂的任务需较低的动机水平; 一则趣闻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 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 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 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 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 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 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 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 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 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 闹了。 一个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1971年做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实 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 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个难题可得 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 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两组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 动。观察指标:两组被试是否在休息时间继续去解题作为 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 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快, 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 趣。 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 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 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 德西效应。 实验证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 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 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即: 奖励会产生使内部动机削弱的效应 德西效应拓展意义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们认为将动机分为内 部和外部不足以揭示行为激起和调节的本质特征。而真 正影响行为自我激发和调节的是人们对行为的自主性或 控制性的意识。 自主性是指自主选择行为和承担行为责任的程度; 控制性是指在某种压力下做出特定行为的程度。 奖励就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限制了人的行为自主 性。若在奖励的同时给予正反馈(能力肯定等),效应 会变得复杂:既可引起内部动机下降,也可推高或维持内 部动机水平。这与个体的需要水平和自我意识等因素有关 。 二 归因 1、什么是归因? 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或指出 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