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循环系统 解剖生理特点刘云召江油第二人民医院 心脏的胚胎发育 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心脏的胚胎发育 原始心脏于胚胎第2周开始形成,约于第4周起循环作用,至第8周房室间隔已完全长成,既成为四腔心脏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就在这一时期 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胚胎第2~8周 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正常胎儿循环 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体交换是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之间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 正常胎儿的血循环 胎儿循环特点 肺血管阻力高 营养及气体交换在胎盘 胎儿循环通道开放(静脉导管,脐血管,动脉导管,卵圆孔)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新生儿期青春期 心脏重 20~25g 增长12~14倍达成人水平 四个腔的容积(毫升) 初生时7岁青春期18~20岁 20~22 100~110140240~2505倍7倍12倍 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而改变 新生儿和2岁幼儿多呈横位,心尖搏动在左四肋间乳线外1厘米 3~7岁心脏逐渐转为斜位,心尖搏动在左五肋间乳线上 7岁以后心尖位置逐渐移动锁骨中线内0.5~1cm。 年龄心率新生儿120~140次/分 1岁110~130次/分 2~3岁100~120次/分 4~7岁80~100次/分 8~14岁70~90次/分 进食、活动、哭闹和发热可影响小儿心率 应在小儿安静或睡眠时测量心率和脉搏 一般体温每升高l℃,心率增加10~15次/分 凡脉搏显著增快,而且在睡眠时不见减慢者,应怀疑有器质性心脏病 血压(掌握) 小儿由于心搏出量较少,动脉壁的弹性较好和血管口径相对较大,故血压偏低 新生儿收缩压平均 60~70mmHg 1岁收缩压平均 70~80mmHg 收缩压(年龄×2)+80mmHg 舒张压 为2/3收缩压 高血压 高于此标准20mmHg 低血压 低于此标准20mmHg 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约高20mmHg 尊重责任诚信关爱 尊重责任诚信关爱 尊重责任诚信关爱 尊重责任诚信关爱 尊重责任诚信关爱 心 房 心 室 心 球 第22天 第21天 静脉端 心 管 动脉端 心脏外形的演变 球室袢 动脉干 静脉窦 第24天 心 房 心 室 心 球 动脉干 静脉窦 第23天 心脏外形的演变 心 房 弓动脉 心 室 第35天 心脏外形的演变 ★ 上腔V回流、来自上半身V血 下腔V ★ 来自下半身V血 右心房(混合血,以A血为主) 经V导管 大部分 在肝下缘 经卵圆孔 ★ 来自胎盘V血 大部分 (含氧量高) 左心房 右心室肝脏 (与门V汇合) 小部分 升主A 左心室 大部分 经A导管 肺A 供应上半身(心、脑、上肢) (再次进行营养和气体交换) 供应下半身(腹腔脏器、下肢) 降主A (以V血为主) 胎盘 脐A 经肝V 肺 少量 心脏大小 心脏位置 心率 血压 心脏大小 小儿心脏相对比成人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下降 心脏大小 心脏位置 血管特点 ⊙小儿动脉相对地较成人粗。 ⊙动脉与静脉内径之比在新生儿为1︰1,而成人为1︰2。 ⊙10岁以前,肺动脉直径较主动脉宽,至青春期主动脉直径超过肺动脉。 心率(掌握) 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故心率较快、随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 * 尊重责任诚信关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