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论涉江采芙蓉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docVIP

2014论涉江采芙蓉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涉江采芙蓉》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摘要】《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用荷花来表达对所爱男子的思念,但也有人认为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意象 情感 艺术手法 主题思想 一、关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二、释义《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①,兰泽多芳草②。    采之欲遗谁③?所思在远道④。    还顾望旧乡⑤,长路漫浩浩⑥。    同心而离居⑦,忧伤以终老⑧。 注释: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 ②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③遗(wèi):赠。  ④远道:犹言“远方”。  ⑤旧乡:故乡。  ⑥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⑦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⑧终老:终生。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三、古诗中表达感情的方法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如: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 “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清·周志蕙)描摹折柳赠别之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涉江采芙蓉》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四、意象的改变和相应情感的变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有“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中“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中“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五、艺术特点和表达手法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全诗采用借景抒情的白描手法。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三、四句一问一答,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所思在远道”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

文档评论(0)

fETyiQSnP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