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喜忧参半.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喜忧参半   从2002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高歌猛进,房地产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事物都有两面性,房地产带来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趋势。泡沫经济、发展过热、宏观调控……都是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评论。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呢?   中国房地产业较为健康   尽管目前的房价已经偏高,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仍较为健康。主要衡量因素如下:   1、房地产投资回报可观且稳定。   在过去的10年中,在各种投资标的中,地产投资表现突出。年平均复合回报率也超过10%,大大超过银行存款利率。更重要的是,地产投资非常稳定——其年年化投资波动率仅为股市投资的20%左右。   2、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相符。   与很多发达国家相似,中国的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不仅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有着强劲的基本面支撑,也意味着在中国经济长期走势仍然看好的情况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有着相当的潜力。   3、供求基本平衡。   从中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来看,在过去的10年中,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同步上升。因此,目前的房价上升并非因为供应或者需求缺口造成。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在2007年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累积了相当数量的存量房,但由于2009年市场将库存基本消化完毕,目前的市场供求关系相对平衡。从市场表现看,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已经在把握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上显得较为成熟。   4、平均房价仍然较低。   尽管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在过去数年上涨迅速,但中国的整体房价并不显得“过高”,中国的平均房价仅为泰国的70%和印度的25%。这也表明,如果中国的人均收入能够保持增长,中国的房价仍有上升的空间。   5、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新兴投资市场。   1998年,中国正式取消福利分房制度,掐指算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真正发展也不过12年,而却在这十几年中走过了很多国家花费50年甚至上百年才走完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之路。同时,也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很短,在其发展过程也体现了很多“不成熟”:投资和购买行为不够理性,政府也仍然在适应和调整自身角色的过程中。   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令人担忧   1、房租收益比相对较低。   按照一般的估计,中国城市平均房租收益比约为3.55%,比照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中国的房租收益比显得较低,仅高于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水平,甚至低于日本。考虑到中国的按揭贷款利率约为6%左右,这样的一个房租收益率对于购房者来说,只能意味着长期的负现金流。与此同时,我们也选取了中国主要城市的样本来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其房租收益比与中国平均水平接近,同时,我们也发现,小户型房屋的房租收益比相对较高。按照这样的趋势,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将显得更加投机和高风险。   2、中国家庭房屋购买力在逐步恶化。   我们一般使用房价收入比来衡量购房负担。我们的研究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房价收入比仍然较为合理。但一线城市的居民负担能力也急剧恶化,中国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几乎达到12-15倍,而根据国际标准,房价收入比在6-8倍的范围内较为健康。   3、房价上涨幅度过大。   从我们的样本来看,中国房价增速在整个亚洲都是令人咋舌的。房价的涨速也超过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个百分点,这引发了住宅市场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同时,尽管各项调控措施鱼贯而出,中国70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依旧在4月份上涨了12.8%,创下历史新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统计方法上的漏洞,官方的房地产价格指数可能低估了房价的实际走势。 篇二: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制度 部门及员工绩效考评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对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定本制度。 1.目的 通过对部门和员工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的考核、考评,建立公司绩效考评管理系统,促进个人工作素养和整体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防止和纠正部门和员工渎职、失职、违纪、违规行为,保证公司绩效目标管理的达成。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对部门和员工的各级考评、各类行为规范的考核的管理。 3.职责和权限 3.1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或公司主管领导对总经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有考评权和考核权,负责对各类考评、考核结果的最终认定。 3.2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主管领导、总经理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对各部门有考评权和考核权。 3.3各部门和生产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员工进行管理,行使考评权和考核权。 3.3人力资源部负责归口公司考评和考核结果,并将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3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