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法 人 一、法人的概念与本质 二、法人的分类 三、法人的民事能力 四、法人的设立 五、法人的机关 六、法人的分支机构 七、法人的变更和终止 无限责任 与 有限责任 2002年12月,万海昌、邢智宾两人合资开办一家网络技术服务公司,向工商局办理了注册登记。其中万海昌出资6万元,邢智宾向朋友齐明礼借款4万元,作为自己的出资。 2004年1月,网络技术服务公司因管理不严发生严重失窃事迹。公司财产损失巨大,只剩下1万元存款,而负债却达6万元,其中向个体户蔡锦肃借款4万元,向某电脑公司购买电脑欠货款2万元。网络技术服务公司因此宣告破产。 网络技术服务公司宣告破产后,齐明礼、蔡锦肃、某电脑公司都找到万海昌、邢智宾两人要求清偿欠款。万海昌和邢智宾提出他们所开办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只能以帐面上的1万元资金,在三者之间按2:2:1的比例清偿,齐明礼等人不同意,向法院起诉。 1、本案中有几个民事法律关系?各自的主体是谁? 2、每个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所承担的责任有何不同? 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区别: ①成立基础不同:社团法人以人为基础,有自己的组织成员或社员。财团法人以财产为基础,因而没有法人成员。 ②设立人的地位不同:社团法人的设立人,在法人成立时成为其成员(社员),并享有成员权(社员权)。财团法人的设立人,则于法人成立时与法人相脱离。 ③设立行为不同:社团法人设立的行为属于共同的民事法律行为,且须为生前行为;财团法人的设立行为则为单方行为,有的为死后生效的行为。 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区别: ④有无意思机关不同:社团法人有自己的意思机关,故又称自律法人。财团法人则没有该机关,故又称他律法人。 ⑤目的不同:设立的目的既可以是为了盈利,也可以为了公益,因而社团法人可分为盈利法人、公益法人和中间法人;财团法人设立的目的只能为了公益,所以财团法人只能是公益法人。 《民法通则》第20条:“具备法人条件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资格;依法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经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人目的限制的性质 思考: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 法人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如果法人成立后,在对外的民事活动中,有可能参与一些活动,而这些活动却不属于法人设立时的目的。那么,这些违反最初法人设立目的之行为,是否有效,或者说这些行为的效力如何? 法人的设立目的对于法人而言,起到什么作用? 权力能力限制说: 认为法人设立的目的是对法人权力能力的限制。因此,超出法人目的,法人在此方面就无行为能力,即已经不是民事主体,则行为当然无效。 行为能力限制说: 超出法人目的之行为,法律效果是:超此范围时候,法人没有行为能力而已。正如未成年人超过其行为能力去参与民事活动。此时的效力是可以撤销的行为,也可追认。 代表权限制说: 因为法人的经营活动都是由其代表人(如董事)进行,如果超过其目的范围,只是这些法人的代表人超出其代理权限而已。 故可以经过本人的追认也可能有效。 内部责任说: 法人的行为对外完全有效,而仅仅是对内产生责任承担问题。 我国《合同法》第五十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行为能力的产生时间? 《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行为能力的范围? 《民法通则》 第四十二条 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 第四十九条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法人如果超过了其行为能力的活动,法律后果是什么? 思考:这种规定将带来什么问题? 法人的行为能力如何体现? 究竟什么行为才可以看作是法人的行为? 《合同法》第50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