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考点分布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专题一地球与地图
考点1 地球与经纬网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易中?
难?
考点2地图与等值线图
一、选择题
2014年福建文综,9~10题如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
解析:9.B 10.D 第9题,从图上可以看出,①点位于60°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②点位于15°N附近,7月吹东风,风速为5 m/s,1月吹西风,风速约为10 m/s;③点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是无风带,风速为0;④点位于50° 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因此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②。本题也可以直接从图上读出四个点的纬度信息,然后采用排除法解答。图中①点和④点均位于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③点位于赤道无风带,由此选择②点。第10题,洋流受盛行风的影响,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洋流由东向西流动;中纬度盛行西风,洋流由西向东流动,这与图中低纬度吹东风、中纬度吹西风的分布规律相似。
2014年北京文综,8题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图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第8题:
8.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B 结合比例尺、校训碑等图例与校园景观指示牌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指示牌应在图b中的②处。
2014年北京文综,11题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第11题:
11.土壤铜含量A.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
B.从冶炼厂向北递增幅度小
C.高值区沿盛行风向延伸
D.在居民点大于200mg/kg
解析:C 读图可知,由河流上游至下游,土壤中铜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并不因河水稀释而逐渐变小,排除A项;从冶炼厂向北,土壤中铜含量呈递减趋势,排除B项;土壤中铜含量的另一个高值中心出现在冶炼厂的西北部,且等值线的走向以东南—西北走向为主,与我国北方盛行风的风向基本一致,C项正确;居民点附近土壤中铜含量在150至200mg/kg之间,排除D项。
二、综合题
专题二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
考点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一、选择题
易?
中?
难?
二、综合题
易?
中?
难?
考点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1~3题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D.冬至日P1
解析:1.A 2.C 3.D 第1题,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选项所列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最符合这些条件。第2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所以高温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第3题,由题干可知,塔身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塔身影长为0,所以P0,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上高塔正午影长不为0,P值不为0;冬至日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影长大于塔高,P大于1;当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5°时,P小于1。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7~9题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回答7~9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二框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docx VIP
- 特种连接方法及工艺课件:缝焊-.ppt VIP
- 2025年碳达峰 碳中和知识题库 .pdf VIP
- 海防知识课件.pptx VIP
- 意识形态工作规章制度.docx VIP
- TB 10301-2020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docx VIP
- 成品灰气力输送计算书.xls VIP
- 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pdf VIP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关联性:艺术史思考的一大纽结点》《隐忧与曲谏——清明上河图解码录》含答案.docx
- 新高考3500词汇表打印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