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淮南市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试题.doc

2014-2015淮南市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南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③哲学是现世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④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渐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升华 3.爱因斯坦指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④→②→① 5.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哲学相近的是 A胸有成竹 一叶障目 B.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 C盲人摸象 唇亡齿寒 D.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8.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A.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B.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D.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9.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成就事业要从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做起 B.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C.办事情应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帮助他人中得以实现 10.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2012年成功着陆火星,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为人类更深入地认识火星奠定了基础。这说明 A.人类通过实践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实践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 D.认识工具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基础 11.近年来,关于高考英语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在不断中发展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喜欢月圆,有人爱百鸟争鸣,有人好断鸿零雁,也有人偏喜欢残荷败柳一弯瘦月。后两者被人称为“缺憾美”。但要知道,弯月本身已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断鸿零雁更能深切体会百鸟争鸣的可贵;残荷败柳的前身,难道不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致这主要说明 事物都审美观因人而异,“缺憾美”的感觉源自人们的“缺憾美”与“完美”着联系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5.“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这首诗最能反映出的是 A.发展的实质 B.发展的状态 C.发展的普遍性 D.实践的特点 16.南宋诗人杨万里在他的诗中曾经写道:“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下列诗句与之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山重水复疑

文档评论(0)

高考学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