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自修三星i6数码相机横纹与过暴故障(过程组图).docVIP

 牛人自修三星i6数码相机横纹与过暴故障(过程组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人自修三星i6数码相机横纹与过暴故障(过程组图)! 从自己决定自己修理,开拆开始,到今天2009年3月1日,已经半个月了!主要是一边摸索一边工作,并不知道正道在哪里,也不坚信自己能修好。冒昧叫牛人,是因为本人不是修理或者电子相关行业的人(图形图像设计的),反正今年是牛年,也凑个热闹吧。 总之,今天能把它修好了,是有点开心的,因为直接费用才4元钱(本来是可以0元的)。我希望把我的维修过程拿出来的大家分享,更希望能帮到和我一样遇到i6有问题的网友。横纹与过暴故障是三星相机多款机型都容易出现的问题,非i6的解决办法应该是类似的。 我的i6是06年4月份买的,大概是08年下半年出现的问题,与经销商和三星客服联系之后都是因为费用太贵而又拿回来放着(三星广州客服:修360元多,换镜头650元,在花园酒店旁,太黑了,这个价钱这个时候,新买一台都差不多了,还金融危机)。 不过,放着始终觉得是废物一件,于是在网上谷歌和百度了一下,才了解到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好多网友遇到同样的问题,去修的遇到情况大多和我一样,三星又不承认是产品缺陷,不主动解决)。也因为受到部分网友的提点,我于是决定自己修理!提醒网友,维修需要一定的工具、谨慎的心态和意识,并且有点风险。 ?   好了,费话一堆,下面就少费话多上图。大家先看看我的横纹与过暴程度(最严重的早被狠狠的X了): 这张照片是在经销商的维修部照的,横纹哪是整齐划一、一塌糊涂!左边大图是因为经过图像软件改变了尺寸才看不出来。 顺便让大伙看看人家维修部的环境,设备对我来说,他们太充足了。 年前在广州天河公园拍的,日光下会过暴成这个鬼样!  我的维修环境,比人家维修部看起来舒心但不顺手。 我的维修工具,找完房间就这几件可能合适的。 ? 先来个全尸照,担心拆了就拼不回去。桌面还铺上了好一点的纸巾,小时候看到人家修汽车用纸巾可利害了。 ? 先拆外部螺丝,右边穿绳环和耳机插孔的稍隐蔽一点。(电池盖始终不需要拆)。 ? 然后就可以把穿绳环取下,再取下左右封边的银色塑料件。 ? 拆后盖,顶部仅靠卡位固定,如图右边的螺丝不用拆。 ? 还是有不少灰尘从按键缝隙进入。 ? 拆前盖,先将右边抬起(左边有内角连接件会卡住),在些先透露个秘诀,安装前盖的时候要打开相机电源,后保持镜头盖为打开状态最轻轻盖回去!这样镜头盖的拨杆才好进入卡位。当然要前盖左边先入。 ? 首次看到前后全貌,还是会被精细和复杂吓着,下一步不知道从哪开始,要不要继续? ? 从后面把镜头组件左边的金属片拆了(两个螺丝),再回正面拔出如图两组排线即可巧取镜头组件,每个排线座上都有个盖子压住排线的哦,向上翻起盖子才能拔出排线,我之前以为要拆主控电路板,把全部排线都拆了:-P ? 拆到这里,东西已经有点乱,为了不出意外,最好像我一样让它们排排坐,比如,螺丝有大小、长短、黑白之分。 ? 开始专攻镜头组件,表面有一层深色薄膜覆盖,作用是闭光和保护排线吧,将它轻轻撕开。之前有网友说是镜头活动导致快门排线断裂,是设计缺陷,我的目标就是找到它并试图解决。 ? 但怎么看也拆不到里面,有排线覆盖取不出镜头后盖。我于是把CCD感光元件拆下来看看,就想看看而已。 ? 透过镜头传到CCD前成像的光线。 ? 控制镜头的排线全貌,像个壁虎!要折盖子好像必须用铬铁把壁虎手(就这么叫吧)松开。 ? 要不要再继续呢?再来个镜头的全尸照。后来找了个万用表试了,排线没有断,仔细分析,i6的排线是不会断的,不存在活动牵拉的情况。 ? 犹豫,这一下去,那铁定就是650RMB啊,刹车还来得及。翻来翻去,看到唯一写着“MADE?IN?CHINA”的电机,好像仅是控制镜头盖而已。想不通,睡觉。 ? 一觉醒来就想通了,壁虎小样,看我不把你按住! ? 可看了里面更怕,电路、光路、传动,哪一个处理不好就报废。? ? 看图片好像东西挺大,其它都是另一台相机超微距拍下来的,整个i6拿在手上才多大啊?? ? 再看看,真的不知道从哪拆起。因为不是排线就难确定是哪里的问题了。 ? 还是怀疑线头的问题吧,用橡皮擦一擦。 ? 装回去,试一试,横纹依旧,画面过暴!没办法了,就这样放了它一礼拜。 ? 一礼拜后,决心再来。又用铬铁把壁虎手松开,惨!因为不熟铬铁的使用,热到这个零件的一个针脚都扯了出来,顿时感觉650RMB已经去了一半! ? 哪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拆。心想,那个针脚到时塞回去或许还能用呢! ? 壁虎脚一边连着一个小电机,是变焦和对焦用的。壁虎尾巴与镜室排线的连接个人觉得就是设计缺陷了,不科学。也要用铬铁分开,讨厌铬铁! ? 让光线向下90度转向的部件,就是外面看到的镜头处。 ? “用力轻轻”拉出金属滑杆,取出变焦和对焦镜片组。 ?

文档评论(0)

fdcbab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