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声音的特性课件a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大; 4、女同学说话的声音通常比男同学“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的 比较高的缘故;5、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你仍能分辨出熟人的说话声,是因为每个人声音的 不同。 响度 音调 频率 音色 故事引入 激发兴趣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我的声音比你尖! 我的声音比你的粗! 一、音调 2、探究一: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是什么? 1、概念: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1)实验器材:塑料直尺 (3)实验: 分别将直尺伸出课桌不同的长度,如1/5、1/3、1/2 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直尺,观察直尺振动的快慢, 同时注意分辨音调的高低。 实验数据与现象 直尺 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音调 高低 伸出1/5 伸出1/3 伸出1/2 最快 较快 最慢 最高 较高 最低 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初步结论: 物体振动的快,音调高;振动的慢,音调低。 (4)频率:是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如:物体在1s内振动100次,频率为100Hz。 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高,振动的慢频率低。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结论 1、声音:人能感受的声叫声音,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2、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3、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声的分类 人 狗 猫 蝙蝠 海豚 20Hz 20 000Hz 15Hz 50 000Hz 60Hz 65 000Hz 1000Hz 120 000Hz 150Hz 150 000Hz 蜜蜂飞行的每秒振翅1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翅5~6 次,为什么我们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蜜蜂,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你知道为什么吗? 想想议议 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为147—200Hz,频率属于人的听觉范围。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频率不属于人的听觉范围,是次声波。 当阳桥 二 、响度 1. 概念:响度就是指声音的强弱。 2. 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3、猜想与假设:响度与与发声物体的振幅有关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物理学中用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实验:用不同的力敲音叉,听声音的大小,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 议一议: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 响度 你能举个生活中利用这个原理的工具吗? 听诊器 你能区分出是哪两种乐器在发声吗 吉他 钢琴 三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是不同的.听声辩人、辩动物、辩乐器等主要是根据音色不同来判断的。 课堂小结 音调 响度 音色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 Hz ~20000 Hz,高于20000 Hz是超声波低于,20 Hz次声波。 声音的强弱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振幅:是指物体振动的幅度。 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巩固与练习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后,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将(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D、无法确定 2、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 A.增大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C B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