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乐高教育教学设计模板 基本信息 姓名 电子邮件 所教学科 学校名称 学校地址 邮编 514500 联系电话 是否同意本教案用于乐高教育教学活动 是 √ 否
设计概览 教学主题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涉及学科(领域) 思想政治 经济生活 授课年级 高一 前需技能(学生在开始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能)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商品、买卖交易、纸币的发展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分别代表全国东南西北各地组成商团。事先准备至少四种当地生产最多、最有特色的物品的模型或食物或图片。 课程概 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是: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基本职能。本课从学生生活体验的“钱”入手,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
教学或学习过程 说明:在描述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您一定会用到工具(乐高教具型号、乐高学习软件、演示文稿 Connect联系(联系学科内容和现实世界引入活动任务) 活动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1分
导入:进入高一,很多同学因为家校间路途遥远而住校了。请问:这时候,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钱”大多数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 Construct建构(指导学生进行搭建作品、程序设计) 活动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20分
知识结构:
情景之一:
师:钱在经济学上称为货币。有钱能买学习上、生活上的必需物品。不过,我们今天要进入历史的隧道,飞回没有“钱”的年代,那时你的必需物品是如何获得呢?请各个商团把准备好的产品拿出来,由一位代表介绍产品的性能、使用过程中的优点。再讨论:你们这个团队想用这些多余的东西去换什么(最需要的)、怎么换?
师:看看你们的收获:
一棵东北的千年人参换回了海南的3颗珍珠
一只云南的野猪换回来温州的目鱼干30斤
一箱山东的苹果换回了一顶江苏的帐篷……
引导: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要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第一,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即代表着一定数量的价值。这是纸币与金属货币的最大区别。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而纸币本身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纸币的面额只是代表着一定数量的价值,因而称为价值符号。第二,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它的流通必须以发行者强大的信誉或强制为基础,否则就无人使用。因此,后来纸币都由国家垄断发行权,因为国家信誉高,具有强制力假设全国只有我们班手的商品,那需要发行多少人民币才能让他们顺利地完成交换?比较各自的差异通过设置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思考问题系统深入。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或独立思考,或讨论,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精神,形成了参与能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着积极的效应。高质量的问题设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营造问题情境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可以让学生体会纸币发行多少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自发产生,是对货币发展的一次的变革。明朝中叶曾来我国进行旅行的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无法理解贱价的纸张竟能同昂贵的丝绸同价交换。让学生体会纸币发行多少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 1、各类特产模型和图片
2、陈友芳、张毅、陈贻宇主编 《经济生活 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第23页
3、网络文章 黄兰珍 《我的教育历程》
/jyz/zz/huang/huang1.doc
4、殷艳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 2002年第4期
Contemplate 反思(引导学生评价、反思和展示 活动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工具与资源 14分
情境一反思: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关注师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面对学生手中的多余物品以及换回的物品,引导他们辨别哪种是商品、哪种不是商品?并归纳出“商品”的含义,从整个交易过程中,他们明白对自己有用的我才会去换,从而很好地解释了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繁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