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简述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述题 简述群体意识与群体规范 1.群体意识是在群体传播中形成的。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①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②群体感情;③群体归属意识。这3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强。 2.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功能包括①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完成;②通过规范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③指示共同的行为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④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⑤通过群体压力制约成员的偏离行为。 简述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1.群体暗示是指一种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方式。 2.群体感染是指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 简述流言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1.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R=i×a (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2.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是流言。但与常态流言不同,特点:①流言信息快速增值,如集合状态下的演讲形式;②流言信息奇异回流现象;③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简述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特点 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包括正式渠道和非正式传播渠道2种。 1.组织内正式传播渠道指信息沿着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环节在组织系统内流通的过程。正式传播渠道包括下行传播、上行传播、横向传播。 2.组织内非正式传播渠道是指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包括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特点:①交流信息广泛而自由;②信息交流具有双向性和平等性;③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有助于在组织内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 简述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的主要类型及作用 现代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的信息输出活动,即组织的宣传活动。 1.公关宣传 含义:指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 作用:包括使外界公众了解组织的宗旨、目的和社会意义;树立良好的形象;防止和解决组织与周围公众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等。最终目的是广泛取得社会的支持与理解,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2.广告宣传 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分为非商业广告和商业广告2大类。作用:提高企业和商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营销,具有直接的促销效果。 3.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 含义: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视觉和听觉符号系等统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组织形象的活动。 三个要素构成:①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②行为规范标识;③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企业标识系统宣传是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的统一。 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宣传:利用普遍接触和重复记忆机制来系统塑造企业形象的宣传活动。 简述大众报刊和电视媒介的特点 1.大众报刊也称为便士报、廉价报纸。特点:①价格低廉;②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普通人的生活;③发行量大;④读者是广泛的大众;⑤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2.电视媒介在二战后称为现代最主要的大众传媒。特点:①集视听觉于一体,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②不仅是人们获得新闻和信息的手段,也是文化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如何看待大众传播的时候影响 要点:辩证回答该影响 1.大众传播的“有用性” ①为人们提供新闻、信息和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动向和变化;②提供生活有用的信息,帮助人们安排日常生活;③提供文化享受,丰富精神世界;④提供娱乐,使得人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 2.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 ①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众传播成为垄断资本和少数特权人物操作舆论的工作;②二战后,大众传播使得现代人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具有“麻痹神经”的负面功能。 试述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舆论》等中提出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问题。他认为,随着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务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在超出自己亲身感以外的事务,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拟态环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信息环境。李普曼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现实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