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第一讲 区域发展规划概述 第二讲 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讲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四讲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五讲 区域产业结构 第六讲 区域产业空间布局 第六讲 区域产业结构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中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科技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一、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自然环境(条件) ① 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降水、气温、日照等决定某种农产品的布局区域; 自然条件是寻找适宜种植地域的最主要标志。 ② 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表现在工业企业对用水、用地及一些特殊环境的要求上。 ③ 对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布局的影响。 满足城市建设用地、用水的必备条件; 特色:优雅环境、清澈的河流、美丽的山峦。 (2)自然资源 ①第一产业 产品直接取决于自然资源。 农业:取决于土地情况; 矿业: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 ②第二产业 产品间接来源于自然资源。 从传统形式看,工业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 科技进步——自然资源对工业布局的约束越来越小——布局的自由度加大。 二、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影响具有灵活、富于变化的特点。 (1)人口和劳动力因素 最低的劳动力数量,或者称为门槛数量。 表:钢铁工业的规模和相应的职工人数 (2)资金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若某种产业对资金的需求量超过了可能的资金供给量,就不可能在该地区配置。 (3)市场因素的影响 是产业部门最终确定布局地点的重要依据。 在韦伯的区位三角形中,市场作为三个顶点之一而存在。 (4)运输因素的影响。 距离因素是产业区位选择的最大因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距离因素作用减弱,体现在距离的量变和质变方面。 三、科技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体现的。 (1) 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使产业布局的自由加大。 (2) 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 (3) 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 当今时代区位选择因素发生变化: (1)投资软环境。 (2)智力资源。 第二节、区域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布局指向: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区域的倾向。 1、燃料动力指向 燃料、动力的耗费在成本中占35%以上时一般应属于燃料动力指向。 2、原料地指向 物耗高的产业部门,应属于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主要是指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 4、劳动力指向 当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部门。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 产品运费在产品成本中比重高的部门。 6、无固定指向 主要是那些布局指向不明显的部门。 7、高科技指向 高技术产业。 第三节 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一、产业的分类 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是一种阶段性发展的有序过程,其中每一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的“母体”中渐进产生、发育和成长起来的。因而任何阶段都是不可超越的,只不过每一进程的时间有长有短而已。 3.旅游旅馆的地址选择 第七节、规划案例分析 临安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一)布局原则 1、“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2、 “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最优的原则 3、 “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原则 (二)空间布局 采取“一环、五区、三群、多点”的格局 1、“一环”即高山生态屏障环。 2、“五区”是指竹产业、山核桃、花卉苗木、生态旅游和珍贵用材等五个建设开发区。 3、“三群”是指环锦城城镇群、环於潜乡镇群和两昌(昌化、昌北)乡镇群。 4、“多点”是指散布在全市、具有典型意义的林业特色示范中心村。 (3)中间条件 距离(时间距离)、费用和旅途条件,旅游者出游是有条件的,最重要的是时间距离、费用高低和旅途舒适(疲劳)状况。 当出游的时间距离与闲暇时间一致,出游费用与可自由支出开支一致(或略有余),出游疲劳(舒适)程度与身体健康状况可以承受时,人们就可能作出旅游的决策,如有某一方面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则出游的可能性很小。 受旅游对象吸引半径和半径区域内人门密度有关。旅游对象的吸引半径与其旅游资源价值和旅游条件有关。不同旅游资源价值和开发条件,可定为不同级别。国家知名度大,吸引网内外旅游者,其吸引范围往往是跨国,省级则满足国内省区人民旅游需要,而市县级仅能满足当地居民休息、娱乐的需要。这种不同级别,不同服务目的,规定了服务半径的大小。同时,在一定旅游对象开发基础上,其吸引半径按距离和开发时间而衰减,制约着旅游者的数量。 在一定吸引半径内,人口密度越大而产生旅游者的数量越多,相反则较少。 2.旅游者的数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