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高中历史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⑴中国是世界农业三大发源地之一 羊驼(Lamaalpacos;alpaca) 偶蹄目骆驼科无峰驼(羊驼)属的1种。别名美洲驼、无峰驼。体型颇似高大的绵羊;颈长而粗;头较小,耳直立;体背平直,尾部翘起,四肢细长;被毛长达60~80厘米,呈浅灰、棕黄、黑褐等不同色型;雄性略大于雌性。产于南美的秘鲁和智利的高原山区。 羊驼是一种半野生动物。栖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每群十余只或数十只,由1只健壮的雄驼率领。以高山棘刺植物为食。发情季节争夺配偶十分激烈,每群中仅容1只成年雄驼存在。妊娠期8个月,每胎1仔。春夏两季皆能繁殖。羊驼的毛比羊毛长,光亮而富有弹性,可制成高级的毛织物。皮可制革。肉味鲜美。也能驮运。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⑴中国是世界农业三大发源地之一 ⑵中国是世界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中部的浦江县,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11000年。当初河姆渡遗址出土7000年的人工栽培的水稻,曾将世界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热点引到长江下游地区,而上山遗址又将这一记录提前了3000多年。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2.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2.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 3.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⑴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2.刀耕火种的的原始农业 3.商周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⑴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⑵商周时期的农具 ⑶商周时期的耕作技术 ⑷商周时期的农作物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铁农具、牛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铁农具、牛耕 ⑵西汉——改进和进一步推广:耦犁和犁壁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⑴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铁农具、牛耕 ⑵西汉——改进和进一步推广:耦犁和犁壁 ⑶隋唐——完善:曲辕犁和犁评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汉赵过的代田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汉赵过的代田法 ⑵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耕耙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⑴耕作方法:从春秋战国的垄作法到西汉赵过的代田法 ⑵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耕耙技 ⑶耕作制度:从两汉的一年一熟到宋朝的江南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灌溉: ⑴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铁犁牛耕的发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3.水利灌溉: ⑴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⑵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你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吗?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儒家经典所反映的上古土地国有观念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礼记·王制》“古者……田里不鬻。” 《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国语?齐语》“井田畴均,则民不憾。”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2.春秋战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 小农经济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生产组织形式)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业特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经济形态) “精耕细作”型农业(生产模式)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2.春秋战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 3.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1)农民有生产积极性,推动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2)具有脆弱性,规模小,易被封建剥削和自然灾害所摧垮 耱是畜力牵引用以摩碎土块、平整地面的工具,是安有牵引装置的长条形木板或用藤条荆条之类编扎而成。从现有画像来看,有两牛单辕耱,也有一牛双辕耱。《齐民要术》中称之为“耢”。用于耕耙之后,可进一步使地平土细,同时也和耰一样,具有覆土的作用。耢和耙一样,有时为了加大效果,使用时,人立其上,用以提高碎土和覆土等的功效。但是否站人,要视情况而定。如湿地种麻或胡麻,就无需站人,因为“劳上加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