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藏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藏 象 主要内容 ? 藏象的概念 ? 藏象学说的形成背景及特点 ? 各脏腑的生理病理 ? 脏腑间的关系 藏象 — 藏 --- 体内的内脏; 象 ---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脏腑 — 内脏的总称。 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五脏精气阴阳的关系 虽然名称相同,但其涵义并不完全一致。中医某一脏腑的功能可以包含西医数个脏器的功能;而西医某一脏器的功能,又可分散在中医的数个脏腑之中。 中医的脏腑不单只是一个解剖学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 参考文献:杨威等,中医藏象学的理论体系探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3:6-8 第二节 五 脏 一、心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心的生理特性 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部位形态 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包裹。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血液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 2、藏神 心藏神的临床例证 芬兰一项由8 000人参加的流行病学调查予以证实,调查发现,心血管病与抑郁的发生有关,特别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不同疾病并发抑郁情绪的比例亦不相同:心肌梗死为45.0%、冠心病为40.0%、高血压为20.0%。其中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国外另有文献报道:冠心病抑郁发生率为45.0%,轻度抑郁为30.0%,重度抑郁为15%~30%。 [甘肃中医,2008(21)5:4] (二)心的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通明 阳脏 --- 是指心的阳气旺盛,心之阳气在心的功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主通明 --- 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 病理: 心的阳气不足 → 血液运行迟缓、瘀滞,精神萎顿。 (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 --- 血脉,脉与心的联系见心主血脉; 华 --- 光彩之意。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生理: 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 面部红润而有光泽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 → 面色淡白; 心的血脉瘀阻 → 面色青紫或晦暗 2、在窍为舌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 舌生疮糜烂 心神失灵 → 舌强语謇 3、在志为喜 生理: 心气血调和 → 喜乐有度 病理: 过喜 → 心气弛缓,心神涣散:注意力难集中,甚至神志狂乱 暴喜 → 心气暴脱:胸痛,冷汗淋漓,神志模糊, 脉微欲绝。 4、在液为汗 汗--- 是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气化,从皮肤汗孔(玄府)排出的液体。 生理: 心神调控汗液的分泌和排泄。 病理: 心阴血不足→心神不安:自汗、盗汗。 病案举例(自汗) 刘某,女34岁,1993年7月20初诊。平素胆怯,因惊吓而起自汗二天,汗出而冷,易惊,心中脉踢,寐差,气短,乏力,舌淡红,脉细无力。 证属心气不足,汗失气敛,拟养心汤补心气、敛心液:党参15,炙芪15,桂枝6,五味子10,枣仁15,炙远志8,茯苓12,龙骨20,牡砺20,姜夏8克,柏子仁5,炒白芍15,浮小麦30。 七剂而愈。 按:汗为心液,因惊而耗伤心气,气虚不敛心液,故见自汗不止。养心汤能补心气,酌加止 汗之龙牡浮小麦及敛阴之白芍,服七剂而愈。 5、与夏气相通应 生理: 心之阳气在夏季最旺盛。 病理: 阴虚阳盛的心脏病和情志病在夏季往往加重。 治疗: “冬病夏治” ?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 覆盖于心之上,又称“华盖”。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2、主行水 。 病案举例(急性肾炎) 汪某,男,32岁。自诉1周前,感冒发热咳嗽,经西医治疗好转,但觉头昏乏力,腰酸,伴周身浮肿沉重而来就诊。证见:眼睑、下肢及阴囊浮肿,按之没指,伴头昏乏力,腰膝酸楚,小便不利,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沉缓。 证属肺壅肾塞,水湿滥泛之水肿。治以宣肺开肾,通阳化气利水。予芪桔五苓散加减,药用:黄芪30g,桔梗10,麻黄6,白术、桂枝各10,猪苓12,茯苓15,泽泻12,蒲公英、大蓟、小蓟各15,陈皮12,红枣5枚,生姜皮6。5剂,清淡饮食。二诊:药后小便通利,全身微微汗出,全身浮肿、胸闷纳呆沉重均消除,然头昏乏力,腰膝酸楚未清,苔转白薄,脉缓。效不更方,以上方去麻黄、生姜皮,再进5剂。三诊:诸证已尽,尿常规复查正常。嘱服六味地黄丸善后。 病案举例(急性肾炎) 按:本案水肿,由外感之邪侵袭肺肾所致。外邪袭表,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累及肾,肾气遭遏,开阖失权,水湿泛滥于全身,以致浮肿。故投以宣肺开肾,通阳化气利水之剂而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