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1208104
摘要:作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梁启超长期活跃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舞台上,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谈论中国的近代历史,梁启超始终是个无法绕开的人物。本文以梁启超在近代中国历次重大事件中的角色为切入点,通过梁启超起伏跌宕的一生,试图展现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关键词:梁启超 社会活动 近代中国
梁启超其人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生于1873年,卒于1929年。梁启超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先后亲历或直接参与了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向西方学习器物的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及向西方学习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同为维新运动的干将,在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死抱着保皇思想不放,甚至与复辟派相勾结,在政治上沿着堕落反动的道路不断下滑;而梁启超却能够随着时局的发展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思想学说,“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与时俱进,甚至有时能够发出超越时代的声音。当然,也有人因此认为梁启超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政治上的墙头草,如康有为就曾称梁“流质易变”【1】,但是,梁启超虽然不断地转变政治立场,但不变的是他的爱国情怀。他所苦苦追求的是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所以每当他对过去所选择的道路感到失望时便会去寻找新的希望。也正因此,在近代中国几次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他异常活跃的身影。
戊戌维新时的先驱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先行者与领导者。甲午战争的失败这对中国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耻辱,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间也引起了强大的震撼,知识分子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梁启超随其师康有为并各省1300名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改革,史称“公车上书”。
为了宣扬变法,倡导宪政改革,梁启超担任北京《万国公报》和上海《时务报》的主笔,后又赴澳门主持《知新报》。在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连载了若干篇文章,合称《变法通议》,集中论证了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近代中国最为系统全面的宣扬维新变法主张的著作,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在《变法通议》中,梁启超主要论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他教育救国的思想;同时又在书中有力的驳斥了顽固守旧派们“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论调,称“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 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思想渐趋激进但是,在1903年夏秋间,梁启超出游新大陆后,思想言论大变,退回到改良派的圈子里,并且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公开反对以革命的手段来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梁启超认为:“今者我党与政府死战,犹是第二义;与革命党死战,乃是第一义。”。他:“虽以匕首吾胸,吾犹必大声疾呼曰:敢有言以社会革命与他种革命同时并行者,其人即黄帝之逆子,中国之罪人也,虽与四万万人共诛之可也。”提倡“革命破坏”说和“冒险进取”精神 。
“当其竞争剧烈之时,甲党对于乙党之候补者,攻击亦不遗馀力。往往将其平生行谊,毛举以相指摘。”“英国但求党员在议院中占多数耳,既占多数,则其党魁自得为大宰相而莫与争;……美国反是,胜败之机,专在一着,夫安得不于此兢兢也。”于是得出结论说,“美国争总统之弊,岂直此而已,其他种种黑暗情状,不可枚举。吾游美国,而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即使放在美国这种自由的共和政体下组织一个有秩序的华人社会中国人在目前还不具备实行民主共和所应有的自治能力和政治思想排满革命实行民主共和还为时尚早。将会出现“原野厌肉,川谷阗血,全国糜烂,靡有孑遗”的惨状“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组织共学社,编译新书,“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梁启超《新大陆游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76—78页饮冰室合集?专集》 (23),第12、38页[1] 许吉敏, 孙玮. 试析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的自我评价[J]. 大庆师范学院报, 2011年3月.
[] 李喜所. 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 兼评百年来学术界对变法失败原因的考察[J]. 河北学刊, 2001年5月, 第21卷(第3期). [3] 黄俏凤, 张金武. 梁启超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与反思 [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1 年 11 月, 第 23 卷 (第 11 期 ).
[] 欧轶松. 浅析保皇派的“反革命”问题 [J]. 文 学·历 史 研 究 , 2012年8月2日.
[] 王伦光. 辛亥前后梁启超政治态度评析 [J].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2000年10月, 第22卷(第5期).
[] 郑师渠. 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J]. 《近代史研究》, 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