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抗生素2010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抗生素药学基础 (2)耐酶青霉素:侧链体积增大 甲氧西林 萘夫西林 (3)广谱青霉素:引入侧链?-氨基、羰基、磺酸基,容易透过细胞膜,扩大抗菌谱 氨苄西林,注射液 阿莫西林 羟氨苄青霉素,广谱、耐酸、口服吸收好 羧苄西林,抗菌谱增大 磺苄西林,抗菌谱增大 哌拉西林,氨基引入杂环,迅速穿透多种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膜,作用强而迅速。 阿帕西林,氨基引入杂环,迅速穿透多种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膜,作用强而迅速。 美洛西林,氨基引入杂环,迅速穿透多种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膜,作用强而迅速。 匹氨西林,前药,羧基成酯,提高生物利用度。 替莫西林,6?-位引入甲氧基,空间位阻加大,降低药物与?-内酰胺酶的契合 福米西林,6?-位引入甲酰胺基,抗菌活性高,耐酶。 * * * 第十三章 抗 生 素 要求: 1.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 2.熟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及半合成青霉素耐酸、耐酶及广谱的原因。 3.掌握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氨苄、头孢呋辛、舒巴坦的结构、化学名称、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用途。 4.了解半合成青霉素的合成路线。 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抗菌药物)——抗肿瘤、抗病毒、抗立克次体、甚至到特异性酶抑制剂、免疫抑制作用。 抗生素:为某些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相同结构或结构修饰物,在低浓度下对各种病原性微生物有选择性杀灭、抑制作用而对宿主不产生严重毒性的药物。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对胞浆膜外粘肽的交联过程具有阻断作用,能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使细胞壁产生缺损,导致细菌死亡。 损伤细菌细胞膜:使细胞膜完整性受损,通投性增加,导致菌体内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等重要物质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细菌的核蛋白体为70s,由30s、50s亚基组成,不同于真菌核细胞的核蛋白体80s,由40s、60s亚基组成。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与50s亚基结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四环素均能与3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影响或终止细菌的生长繁殖。 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影响mRNA的转录。灰黄霉素的化学结构类似于鸟嘌呤,能进入DNA分子干扰DNA的合成。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基本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 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1962年,研制出第一代头孢菌素。 青霉素:过敏反应、耐药性、抗菌谱窄、性质不稳定 20世纪60年代起,广谱、耐酸、耐酶半合成青霉素不断涌现。 头孢菌素,出现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 基本母核: 头孢烯 单环β-内酰胺 青霉烷 青霉烯 碳青霉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的药物基本结构为: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 头霉素类 单环β-内酰胺类 2、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的特点 (1)分子内有一个四元的β-内酰胺环,该四元环通过N原子和邻近的碳原子与另一个五元环或六元环相稠和,青霉素是氢化噻唑环,头孢菌素是氢化噻嗪环。 (2)除β-内酰胺外,β-内酰胺环稠和的环上有一个羧基。 (3)β-内酰胺环羰基α-碳上都有一个酰胺基侧链。 (4)β-内酰胺环为一个平面结构,但两个稠和环不共平面。 (5)青霉素类有三个手性碳原子,8个旋光异构体中只有绝对构型2S,5R,6R具有活性;头孢菌素有两个手性碳,4个旋光异构体,绝对构型是6R,7R。旋光异构体间的活性有很大差异。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抑制D-丙氨酰-D-丙氨酸转肽酶(黏肽转肽酶),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近年来发现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能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相结合的特殊蛋白分子,称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在细菌生长繁殖中发挥主要作用。不同细菌的PBPs的数量和组成不同,不同的抗生素有不同的PBPs结合部位,因此,各种药物的抗菌敏感不同,产生不同的抗菌作用。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 耐药的细菌能产生一种β-内酰胺酶,如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头孢呋辛酯酶等。 5、过敏反应 生物合成时带进来的残留量的蛋白多肽类杂质。 二、青霉素类 1、天然青霉素 共7种,其中青霉素G的作用最强、产量最高。 青霉素G 青霉素X 青霉素V 青霉素F 双氢青霉素F 青霉素N 青霉素K 2、青霉素G的稳定性 由于?-内酰胺环的高度不稳定性,使其具有不稳定的化学性质,在酸、碱条件下或?-内酰胺酶存在下,?-内酰胺环均易发

文档评论(0)

cumhuatg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