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38 线路走向 图39 工程范围 图40 隧道地质纵断面图 图41 隧道效果图 8、沪通铁路穿越长江铁路隧道单洞双线或双洞单线两种方案等对比,长约17km。 图42 隧道地质纵断面图 图43 隧道平面位置图 图44 隧道断面图 9、港、珠、澳海上大通道 全长36km,分别由6km沉埋管段和大桥相联后,用3.6km盾构或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在珠海拱北上岸,再用桥和6km长的山岭隧道相联,并和太澳公路联通,工程规模为双向六车道。 图45 平面位置图 图46 隧道埋位置图 图47 隧道埋深位置图 10、上海地区多条水底隧道穿越黄浦江,均采用双向四通道,盾构法施工,效果很好,两端接线容易,方便市民。 11、大连市区海湾海底隧道 经过桥、隧对比,决定采用双向六车道,钻爆法施工方案。因该地区的岩体为花岗岩,地质条件很好,采用钻爆法施工不破坏环境,少占地,少拆迁。 沉管法在该市区海湾不宜应用:原因如下: (1) 软土层薄,且隧道全长2/3以上处于岩石之中,世界上110多条沉管隧道只有一条是建(放)在岩石上,其他全部在不稳定粉细砂、极软弱地层,因地层贯入度30时水中基槽很难开挖,水下大量爆破在技术上不可行; (2) 水下爆破工期不可控; (3) 施工干扰大、影响周围航运、扰民、破坏海洋生态; (4) 造价高,75~100万/m; ( 5)两端引线难以处理,干坞面积大,不易寻找。 12、上海浦东至长兴岛水底隧道 双向六通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直径?15.18m,长距离4km掘进,风险很大,需认真研究,尤其不易在江中设置横通道,取消横通道对两个主体隧道的结构沉降控制十分有效,对防止结构开裂也非常有利。 图48 盾构 ? 15.18m 13、我国大陆第一条用沉埋管段法修建的甬江水底隧道,隧道由4节85m长和1节80m长管段组成。 图49 干坞施工图 14、广州市区地铁和城市交通多条穿越珠海水底隧道正在设计、施工的有五条,由于水浅、隧道短、没有航运,所以采用双向六通道沉埋管段方案。 图50 沉管隧道断面图 图51 隧道单元预制图 图52 沉管隧道效果图 15. 琼州海峡34km 跨海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修建铁路海底隧道,正在论证中,目前采用轮渡过渡。 图53 琼州海峡隧道西线方案纵断面图 16、渤海湾大连至烟台110km跨海铁路隧道,可以采用钻爆法、TBM法和盾构法修建。 17、长沙浏阳河水下铁路、公路隧道,应用浅埋暗挖法修建,已经通车运营。 18、已经开工修建的长沙湘江水下公路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施工顺利。 图54 大连至烟台隧 道平面位置图 图55 建成后的浏阳河隧道 19. 其他水下隧道 南水北调供水工程、输气工程、污 水处理工程、铁路过江工程等,有的建 成,有的正在建设和筹建中,分别采用 盾构法或钻爆法。 图56 穿黄隧洞纵断面示意图 图57 穿黄隧洞效果图 六、理念的更新 1. 审核一个工程修建的好坏应遵守环境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工程本身效益第三的次序进行评定,确保建一个工程就给人民和后代留下精品遗产,不要留下让人唾骂的遗憾工程。 2. 修建任何工程都应遵守少拆迁、少占地、少扰民、少破坏周边环境的原则。 3、提倡修建城市隧道,少修或不修建桥梁 当前,尤其在市区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修建桥梁有五大优点: (1)不破坏航运,不影响海域生态环境,不破坏大自然,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2)隧道两端不占地,少拆迁、不影响周边环境,引线比桥梁短,工程造价低于桥梁,且隧道寿命不少于100年; (3)不受天气、大风、大雾的影响,可以全天候运营; (4)具有很强的抵抗自然灾害(如地震)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5)隧道易于和两端交通接线,形成路网。 4.过江、过海隧道方案,应满足交通宜疏不宜集的原则,应方便乘客多地点过江,应安全可靠; 5.过江、过海的方案应遵守确保建设全过程的安全风险最小,应按安全、可靠、适用、经济、先进的次序进行。 随着人们对环境理念的提高,从减少 设计、施工和今后运营的安全、风险出发,隧道修建的优势越显突出。 1、跨海、江的隧道位置选择及两端接线方案; 2、海中、江中水文地质的勘测:河势、河床稳定性、冲刷的规律,施工中的工程地质预报; 3、隧道最佳埋深的确定及断面坡度设计,不同施工方法有不风埋深,冲刷线确定

文档评论(0)

有一二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